hi,小慕
大别山革命史与大别山精神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2年03月06日 ~ 2022年06月27日
学时安排: 2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42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2)
spContent=“大别山革命史与大别山精神”这门课程,立足信阳师范学院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信阳市的实际,是教研团队在长期研究大别山革命史和大别山精神的基础上,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重要论述的指导下开设的。本课程特色鲜明,史论结合,教研互补,在力求真实再现大别山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发扬大别山精神在新时代积极意义的同时,兼顾授课过程的通俗性、趣味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使学生在参与式、互动式学习中培养对党、对国家、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大别山革命史与大别山精神”这门课程,立足信阳师范学院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信阳市的实际,是教研团队在长期研究大别山革命史和大别山精神的基础上,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重要论述的指导下开设的。本课程特色鲜明,史论结合,教研互补,在力求真实再现大别山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发扬大别山精神在新时代积极意义的同时,兼顾授课过程的通俗性、趣味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使学生在参与式、互动式学习中培养对党、对国家、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大别山革命史与大别山精神”是一门立足区域革命史及其生成的带有鲜明特色的革命精神的一门课程,学习这门课,可以帮助学生以此为契机,学习和了解“四史”,强化对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并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这门课程主要讲授大别山革命史和大别山精神,大别山革命史贯穿从建党到建国的整个二十八年间,有“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美誉;大别山精神根基于此,是从大别山革命历史中抽象提炼而来,大体上包含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团结群众、勇于斗争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门课,学生会认识到理想信念和精神的重要性,认识到要想实现理想信念,必须进行痛苦的自我革命,在自我革命中升华理想目标。以此作为自身努力奋斗,成就自我价值的精神指引。

这门课,对大别山革命史部分,授课团队将以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形式讲授革命故事,以故事来带动历史教学;大别山精神部分,则以历史为基础,让学生自己参与提炼,师生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参与感与认可度。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综论大别山革命史与大别山精神
1.1大别山精神产生的背景
1.2大别山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建党与大革命时期
课时目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大革命的兴起
2.1大别山地区革命的自然和社会背景
2.2国民革命时期大别山地区的农民运动
2.3大别山地区的秋收起义和三次武装起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课时目标:苏区时期和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党在大别山地区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3.1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战略构想
3.2鄂豫皖苏区的革命与建设
3.3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的坚守
抗日战争时期
课时目标:大别山地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及各项建设
4.1大别山敌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4.2大别山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根据地的开辟
4.3大别山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形成与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上)
课时目标:抗战胜利后至中原突围时期大别山地区武装斗争的新形势
5.1抗战胜利后的形势及三军会师中原
5.2中原战略坚持
5.3中原突围后大别山地区斗争的坚持
解放战争时期(下)
课时目标:千里跃进大别山与大别山根据地的重建
6.1千里跃进大别山决策的制定
6.2走到大别山就是胜利
6.3大别山根据地的重建
大别山革命史与大别山精神
课时目标:大别山精神的源流、内涵与时代价值
7.1大别山精神的源流
7.2大别山精神的主要内涵
7.3大别山精神的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
展开全部
信阳师范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田青刚

田青刚

教授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