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分子生物学
第7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6日 ~ 2025年06月19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13周,共18周 已有 173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32)
spContent=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是生命科学及其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于2004年开设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做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2011年分子生物学课程被遴选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2021年被遴选为河南省本科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2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了自编教材分子生物学, 2015年教材入选河南省“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课程通过54学时课堂讲授和54学时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一个系统性强、架构清晰分子生物学知识体系。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是生命科学及其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于2004年开设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做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2011年分子生物学课程被遴选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2021年被遴选为河南省本科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2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了自编教材分子生物学, 2015年教材入选河南省“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课程通过54学时课堂讲授和54学时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一个系统性强、架构清晰分子生物学知识体系。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是在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自诞生以来,分子生物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的理论和方法渗透到生命科学的每一领域,为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手段,目前已成为现代生物学领域最具活力、影响最为深远的学科之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学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并加速向应用领域渗透,在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环境、资源和健康等重大问题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为更深入系统地认识生命、更精确有效地改造生物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分子生物学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从狭义上讲,分子生物学偏重研究基因,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以及基因的复制、表达和调控规律的科学。从广义上讲,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分子基础的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分子生物学与所有的生物学学科都会产生交叉融合,从而使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学其他各分支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由于一门课程需要有一个相对明晰的理论框架,我们将从狭义的分子生物学定义来构建其知识体系。

授课目标

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层次。

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构建一个系统性强、架构清晰分子生物学知识体系;理解分子生物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方向。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课程思政,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敢于创新、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1.了解分子生物学产生及发展;2.了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3.了解课程目标与学习方法。
1.1 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及起源
1.2 遗传物质的分子本质及DNA双螺旋模型的建立
1.3 分子生物学理论形成阶段
1.4 分子生物学深入发展阶段
核酸的结构与性质
课时目标:1.掌握DNA的化学组成、DNA双螺旋的结构与性质;2.理解DNA超螺旋的结构与性质,了解拓扑异构酶的作用机制;3.掌握RNA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理解RNA和DNA在结构、性质和功能上的区别。
2.1 DNA双螺旋
2.2 DNA超螺旋
2.3 DNA的变性和复性
2.4 RNA的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
基因组DNA和染色体
课时目标:1.掌握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征;2.理解真核生物基因组所包含的各种碱基序列;3.理解真核生物基因组DNA是如何被包装成染色体的。
3.1 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和染色体
3.2 真核生物的基因组I—基因
3.3 真核生物的基因组II—重复序列
3.4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和染色质
3.5 真核生物染色体DNA上的几个重要元件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需要具备一定的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知识。

参考资料

[1] 袁红雨, . 分子生物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2.

  [2] 杨荣武,郑伟娟,张敏跃. 分子生物学.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3] 朱玉贤, 李毅, 郑晓峰 郭红卫.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5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

  [4] Watson J D, Baker T A , Bell S P, et al.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 7. 杨焕明等译. 北京:科学出版

   社,2015.

  [5] Jocelyn Krebs, Elliott Goldstein, Stephen Kilpatirck. Lewin基因X. 江松敏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6] Robert F. Weaver. 分子生物学. 第五版. 郑用琏等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7] David S. Latchman. Gene Control. 2nd edition. New York and London: Garland Science, 2015.

信阳师范大学
4 位授课老师
李金涛

李金涛

副教授

荆胜利

荆胜利

副教授

袁红雨

袁红雨

教授

推荐课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AP

张帼奋

34606人参加

沟通心理学

裴秋宇

159274人参加

心理学与生活

陈昌凯

33585人参加

普通生物学实验

余娴文

13512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