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立足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传承非遗文化知识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田野调查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为核心,自2007年以来采取“1+1”互动教学传承模式(由民间艺人现场演示,讲授心得体会,由专业教师负责现场讲授,归纳总结).
通过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为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保障。建成后,授课教师应用在线资源,将能实现MOOC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灵活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将更方便地获取课程学习资源,自主学习。本课程还将服务外校学生和社会人员,促进“非遗”知识的普及,实现良好的文化保护与传承。
本课程立足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传承非遗文化知识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田野调查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为核心,授课对象为3年级学生,累计授课人数为1200人。
1. 陶立璠,樱井龙彦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2. 向云驹.论“文化空间”.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3
3. 刘红婴.世界遗产精神.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4. 周耀林、王三山、倪婉主编.世界遗产与中国国家遗产.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5. 刘红婴,王健民.世界遗产概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