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定位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让立志于成为时代化卓越教师的学习者,具有时代化的教育新思想,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教育新理论与方法,具有现代化的教学能力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与变革教育能力的课程。在人类由信息时代走向智慧时代、我国加速实现现代化的新时代,是十分重要的教师教育类专业课程。
2.课程面向对象
立志于未来从事教师工作的本科生,不断提升自我的现职各级各类教师,以及硕士生和其他社会学习者。
3.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支持的教育新理论、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信息化支持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信息化支持的课程新形态及创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促进学生创新创造力培养、智慧学习资源与环境、智慧学习方式方法等。
4.课程改革
本课程是对传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变革:
一是超越通常该课程的技术性而迈向方式方法变革的技术支持性,因为大学生已经多次系统学习信息技术,在职教师已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普遍学习,学习者已具备向教与学方式方法改变的“法”、“道”跃迁的条件;
二是超越通常该课程的学习包揽性转向点拨基础上的自主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
三是超越通常该课程的知识、技能性转向知、行、创一体性,课程档次、学习要求相应有极大提升。
5.课程特色
(1)引领性。课程主持人40年来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及资源创新,主编5个版本该课程教材(发行30多万册),相应的主编教材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规划教材”、省精品教材,主持的课程成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创新的教学方法获全国一等奖。课程主持人相应获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本课程是在新时代的新引领。
(2)创新性。一方面根据新时代的发展创新教学内容、资源和方式方法,另一方面着眼于培养学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时代化教育的意识、思维、方法和能力。
(3)研究性。一方面课程内容与方法是主讲团队持续研究的结晶,发表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0多篇,另一方面是促进学习者研究性学习,做新时代要求的研究型学习者。
(4)智慧性。立足智慧时代设计教学,着眼于学习者教与学智慧的提升。
(5)开放协同性。多学校共同建设与开设,而且有关技术部分留给各师范院校进行线下教学,使该课程的教学是名符其实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真正发挥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各自之优势。
使即将加入教师队伍的学生,紧跟时代,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教与学的能力,入职后具有应用信息技术变革教育、教学的能力。
第一章 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理念与观念
第一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性质、宗旨、目标与学习
第二讲 智慧时代呼唤教育变革
第三讲 教育的技术新特征研究
第四讲 信息化支持的教育新特征分析
第五讲 教育变革方向研究
第六讲 教育信息化时代重赋
第一章 作业
第二章 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基础理论
第一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二讲 多元智能理论
第三讲 联通主义学习观
第四讲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五讲 经验之塔理论
第六讲 教育信息化何以引领教育现代化
第七节 大成智慧学——大成智慧理论
第二章 作业
第一、二章 学习测验
第三章 智慧学习与创新学习
第一讲 智慧学习及其内涵
第二讲 创新学习
第三讲 新型自主学习
第四讲 学习方式转变及在线学习平台(探讨为主)
第五讲 场景式学习
第六讲 知行创合一
第三章作业
第四章 信息化教学理论与方式方法
第一讲 多媒体认知理论
第二讲 数字化资源及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
第三讲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自主探讨)
第四讲 翻转教学及其微课
第六讲 关于“三个课堂”的讨论(自主学习)
第七讲 在线教育及未来教育的讨论(自主学习)
第八讲 智能技术赋能教师的讨论(自主学习)
第四章作业
第三、四章 学习测验
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学习、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掌握文字加工处理、音视频获取与加工处理以及PPT制作等基本技能。
陈琳.现代教育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陈琳,陈耀华.教育信息化概论[M].科学出版社,2021
陈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研究[M].科学出版社,2020
黄荣怀,王运武.中国教育改革40年:教育信息化[M].科学出版社,2019
何克抗.中国特色创新型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胡钦太.融合与创新 教育信息化理论发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刘雪飞,陈琳.主辅式认知[M].河海大学出版社,2019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Z]
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Z]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Z]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Z]
https://www.smartedu.cn/
https://www.ic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