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中文学作品的解读及方法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本课程是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年立项的“国家级教学团队”(“语言文学师范教育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在课程创新中设计的一门课程,该课程2013年在文学院师范班作为选修课开设,在2014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正式列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教学计划”,成为专业必修课(周课时2,共36课时)。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年立项的“国家级教学团队”(“语言文学师范教育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在课程创新中设计的一门课程,该课程2013年在文学院师范班作为选修课开设,在2014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正式列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教学计划”,成为专业必修课(周课时2,共36课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解读中学教材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归纳中学语文作品解读的基本规律与方法。主要教学目的一方面是通过示范性解读,提升高师学生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其次是归纳、总结中学教材中文学作品解读的特殊规律,给高校师范专业学生解读作品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本课程与高校师范课程中其他阅读教学的不同是,解读中学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具有直接的示范作用,学生接受了这个训练后,他们可以将相关方法直接用于日后的教学中。

  本课程共安排了18个单元,每单元20分钟。课程的重点是,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作品的思想与艺术特色做一个深入解读,力求做到既深入全面又浅显易懂,要把作品的解读当作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而不单纯的求新求异。本课程的难点也在于,对作品的解读既要有深度、新意,同时又深入浅出,适宜于中学语文教学的需要。

授课目标

主要目标:

    1.提高预期受众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提高预期受众分析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特别是分析解读中学教材中经典作品的能力,包括正确把握这类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等。

    3.掌握一套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特别是分析中学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方法。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只要对本课程学习感兴趣即可。

本课程的预期受众有三类:

1.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的学生。

2.初高中语文教师。

3.社会上的文学爱好者。

参考资料

《语文教育学引论》,阎立钦,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文八论》,郭开平,上海大学出版社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朱绍禹,高等教育出版社

《当代语文教育学》,刘淼,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文教材研究》,王相文、韩雪萍、王松泉,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文课程与教材》,顾黄初、顾振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