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解剖学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运动解剖学》是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训练等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运动解剖学的基础知识,为更好地学习技术课程(如田径、体操等)提供训练思路和方法,为学习后续的理论课程(如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等)打好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理论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的特点与规律,及其与体育运动技术关系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1.体育运动对人体器官、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2.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及少儿运动员选材形态学基础;3.骨骼肌形态结构和功能;4.人体结构机械运动规律;5.运动损伤形态学基础。

    

授课目标

    1、掌握人体的结构及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2、了解运动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影响;

    3、能够应用运动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分析和解决体育运动中的实际问题;

    4、掌握肌肉工作的规律和力学特性,为将来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及体育科学研究工作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中学《体育与健康》

参考资料

[1]李世昌.《运动解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3 

[2]李世昌,田振军.《运动解剖学实验》(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 

[3]柏树令、应大君.《系统解剖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 

[4]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解剖学》(第二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6 

[5]顾德明、缪进昌.《运动解剖学图谱》(第二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3

常见问题

1.本课程图片资料来自国内外相关教材与专著,仅供教学使用。

2.课程学习过程中,应按时完成习题,积极参加讨论,通过在线课程考试,可获得相应学分。

3.严禁发布与课程无关的信息与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