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共分24讲,教学中力求做到三兼顾:1.兼理论指导(文学常识与理论方法的介绍)与实践操作(阅读鉴赏与写作练习);2.兼顾人文性(文学作品的鉴赏与创作)与实用性(学术论文的撰写);3.兼顾传统性(文化传承)与时代性(基于手机微博的阅读与网络写作)。
新媒体时代碎片化阅读造成大学生阅读浅层化,导致大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急剧退化,进而影响大学生独立思维习惯的养成和文化底蕴的积淀。与此同时,美国等西方国家,正通过在高校开设创意写作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抵制碎片化阅读,提升大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意与创作能力,既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与国际教育接轨之举。
本课程的每个单元有阅读法、文本解读和写作技巧等三个模块,另外还增添了教学补充材料。课程从阅读技法入手,同时结合不同作品进行具体分析,然后穿插写作实训,循序渐进地激发学习者的阅读兴趣,从而促进生成阅读技能,最终实现阅读与写作技法的对接与交融。
第一单元 家国情怀
阅读艺术
作品赏读
修辞立其诚
第一单元教学补充材料
第二单元 我的信仰
分析阅读法
作品赏读
立意
第二单元教学补充材料
写作训练
第三单元 道法自然
审问攻读法
作品赏读
构思
第三单元教学补充材料
第四单元 哲思文理
想象阅读法
作品赏读
散文的写作技巧
第四单元教学补充材料
写作训练
第五单元 励志人生
透视阅读法
作品赏读
散文写作点评
第五单元教学补充材料
第六单元 人物春秋
钩玄提要阅读法
作品赏读
小说情节评讲
第六单元教学补充材料
写作训练
第七单元 大众通俗
大众通俗阅读法
作品赏读
网络文学写作
第七单元教学补充材料
第八单元 社会职场
探究阅读法
作品赏读
学术论文写作
第八单元教学补充材料
读书会
打开阅读的新方式
打开阅读的新方式二
与你一起交流读书心得
改稿会
习作评改
分享会
读书心得征文
经验和心得分享
本课程的受众定位于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以及爱好文学阅读与创作的社会青年;学习者无需特别准备,对阅读与写作有兴趣、有需求即可。
金振邦.阅读与写作.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
何永康.写作学.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
凌焕新主编.写作新教程(修订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丁帆等主编.新编大学语文.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
福斯特.小说面面观.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
郭鹏主编.应用文写作.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
陈义海,李尧主编 .阅读与写作.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