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双创”人才培养的要求,坚持教学面向各类专业学员,适应学科差异,注重开拓学员的创新思维,激发学员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创造精神,引导学员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创造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 “思行合一”。遵循学员创新创业认知、探究、实作和思辨等能力的形成及发展规律,把“探知—行动—反思”作为课程的逻辑主线,专注于“双创”和“专创”人才培养。
2. “行动导向”。切实体现“行动式”的教学观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观,以大量“做中学”活动和丰富案例贯穿行动学习始终,助力学员逐步实现成长性学习的目标。
3. “匹配目标”。突出模块化的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外延伸学习、讨论与交流,把“认识双创”、“探究双创”及“走进双创”等内容与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相匹配。
1、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双创”人才培养的要求,坚持教学面向各类专业学员,适应学科差异,探索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行动式学习模式”。
2、教学中,以学员的创新创业认知能力形成和发展为主线,以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和方法为基础,以大量“做中学”活动贯穿创新创业探究过程的始终。
3、注重开拓学员的创新思维,激发学员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创造精神,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创造实践,全面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倡导“学-教-赛一体”的教学模式,鼓励学员主动实现“线上-线下-赛场”的联通,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目标。
第一讲 创行启航
1.1 创新创业需要学习吗
1.2 创新创业要学些什么
第一讲 主题讨论
第一讲 单元测试
第二讲 脑洞大开
2.1 创意的内涵及来源
2.2 创新思维的激发
第二讲 主题讨论
第二讲 单元测试
第三讲 慧眼识机
3.1 从创意到创业机会还差什么
3.2 “互联网+思维”与创业机会
第三讲 主题讨论
第三讲 单元测试
第四讲 穿越雷区
4.1 创业中有哪些雷区
4.2 创业要如何防雷
第四讲 主题讨论
第四讲 单元测试
第五讲 抱团闯关
5.1 知己:你有创业者的潜质吗
5.2 知彼:成功创业者的特质
5.3 知团队
第五讲 主题讨论
第五讲 单元测试
第六讲 发掘市场潜力
6.1 识别创业机会
6.2 筛选创业机会
第六讲 主题讨论
第六讲 单元测试
第七讲 撬动资本力量
7.1 盈亏平衡分析
7.2 投融资需求估算
7.3 融资渠道分析
第七讲 主题讨论
第七讲 单元测试
第八讲 绘制商业蓝图
8.1 商业蓝图长啥样
8.2 商业蓝图给谁看
8.3 怎么讲故事
第八讲 主题讨论
第八讲 单元测试
第九讲 价值共创
9.2 商业模式设计及创新
第九讲 主题讨论
9.1 商业模式概述
第九讲 单元测试
第十讲 创变未来
10.1 物联网+
10.2 大数据+
10.3 AI+
10.4 区块链+
第十讲 主题讨论
第十讲 单元测试
优秀案例分享
创新创业大赛优秀项目案例1
创新创业大赛优秀项目案例2
创新创业小工具介绍
创新创业小工具
本课程为通识类课程,适合各类学科、专业的学习者选课。学习无门槛,对先修课程不作要求,不需要特殊的预备知识。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的学习者都可以参与学习。
一、配套教材:
创新创业基础(实践版),孔莉, 余虹,张霓主编,科学出版社, 2024.
二、其他参考资料:
[1]张玉利,薛红志,陈寒松,李华晶(第五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
[2]陈劲, 郑刚编著. 创新管理(精要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
[3]创新创业基础(第二版),孔莉, 余虹,陶小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4](美)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著, 胡建桥译. 创新者的窘境, 中信出版社, 2010.
[5]中央电视台, 纪录片:互联网时代.
[6](美)彼得·德鲁克著, 蔡文燕译.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7](瑞士)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比利时)伊夫•皮尼厄著, 王帅等译. 商业模式新生代.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8]孔莉著. 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
[9](美)埃里克·莱斯著, 吴彤译. 精益创业:新创企业的成长思维. 中信出版社, 2012.
[10](英)保罗·特罗特著, 焦豪,陈劲等译.创新管理与新产品开发(原书第6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