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热力发电厂系统分析》是热能动力类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根据火电厂汽水循环的流程安排教学内容。本课程的讲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在教学中引入电力类行业相关岗位的职业规范,并将节能、减排、低碳和规范操作贯穿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标准精准对接,与“1+X”证书融合,反映我国电力行业最新成果,体现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和最新应用。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热力发电厂系统分析》是热能动力工程技术和发电运行技术两个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理实一体教学法,主要内容包括发电厂的工作流程,评价发电厂经济性的基本方法,影响发电厂热经济性的因素及提高发电厂经济性的技术措施,发电厂各热力系统及辅助生产系统的组成、特性与运行方式,发电厂主要辅助热力设备的作用、结构、工作原理及运行特性,发电厂阀门与管道的技术规范。课程选用的教材为杨义波、杨雪萍主编的《热力发电厂》(第三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具有较全面的火力发电厂系统分析能力和设备维护能力;较强主机及辅机的运行能力;一定的辅机检修能力;一定的现场组织管理及节能分析等方面技术应用能力。为学生参加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打下良好的基础。  

授课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发电厂的生产过程,知道发电厂的工作流程;掌握发电厂热力系统、辅助生产系统的组成、特性与运行方式;认识主要辅助热力设备的基本原理与结构;熟悉发电厂阀门与管道的技术规范;掌握评价发电厂经济性的基本方法,影响发电厂热经济性的因素及其技术措施;发电厂的经济运行原则。

2.能力目标

具备协同实施热力系统启停操作、事故分析和处理、电厂经济性评价的技术技能和行动能力,达到垃圾焚烧发电和集控运维1+X证书中级工要求,能胜任发电厂热力设备巡检、机组集控运行工作。

3.素质目标

树立学生节能、减排、低碳等绿色发展的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遵规操作的意识,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踏实肯干、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认识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自豪感。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完成《工程制图》、《热工基础及应用》(或《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泵与风机》、《锅炉设备及运行》、《汽轮机设备及运行》等课程的学习。

参考资料

 1.杨义波,杨雪萍.热力发电厂(第三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9.10(2021.12重印)。“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河南省“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常见问题

Q : 1.在本课程中可以学到哪些内容?

A :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热力发电厂的主要热力系统的作用、形式及工质流程,热力发电厂主要辅助设备作用、结构、工作原理;热力发电厂热力系统及辅助设备的运行知识。

Q : 2.课程适合有什么需求的学习者?

A : 热能与发电工程类专业的在校生;从火力发电厂运行的生产技术人员;对发电厂生产过程、热力系统感兴趣的各类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