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分析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美在比例,自然的尺度、美的自然法则; 美在生命,生命体基本单元的分型有机生长性; 美在完满,良好图形的视知觉动力形式与情感因素; 美在人文,文化尺度、人文精神深刻介入的形式美法则。 《审美分析》基于生命美学,从分形理论,结合当代最前沿的形式分析理论、形式创作流程,逐步指向中国传统审美的文化内涵与深刻人文精神印记的形式美法则,让你清晰审美的逻辑、路径和语境,让你在东西方的科学、文化艺术的交融中邂逅东方设计审美的底蕴、素养和技能。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如果说美是什么,是一个复杂的哲学与美学命题,不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去探本求源。那么深刻认知并领悟什么是美的,则是当代大学生,尤其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应该拥有的基本美学素养。

《审美分析》填补了当代大学生特别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审美训练与审美素养的课程空白,让他们能够对美的形式以及其背后的生理、心里与文化基础具有较深入把握,摆脱朴素的审美认知,拨开单纯感性审美的迷雾,抓住形式美最本质的结构关系。

本课程基于从型分理论,结合当代最前沿的形式分析理论、形式创作流程,逐步指向中国传统审美的文化内涵与深刻人文精神印记的形式美法则,共分四个模块,分别是:自然界的分形审美——良好图形——传统造型审美分析——中国传统图案中的构成审美。

在具体的审美分析过程中中,分别把自然生命体作为分型审美分析对象,探寻生命的分型成长之美;把动物面部典型特征、动物结构与体态作为分型审美分析对象,把握造型结构的完满性、属性与情感性;通过对敦煌壁画造像、汉画像石、青铜器等传统艺术造型的分型审美分析,认识传统艺术形式的人文审美核心;通过对漆器、青铜器、绢帛文物上的传统图案分析,认知传统装饰的审美造型规律。

本课程通过分型的审美分析角度,打通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审美认知藩篱,凸显传统艺术的底层审美逻辑,为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当代审美创造,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路径。

本课程摆脱传统审美教育惯常的理论说教,使感性体验理性认知化,通过不同模块的案例分析与大量审美分析训练,深化审美认知与审美体验,在迅速提升审美素养的基础上形成审美创造的迁移能力。


授课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与分析能力。通过本课程的理论知识与综合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基于传统艺术进行艺术创造的技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艺术的造型规律与文化内涵,并能利用相关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的学习,研究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理解并掌握现代审美分析理念与工作流程,培养团队式工作模式与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并掌握传统艺术造型向现代艺术造型转化的设计实践模型,结合扎实的审美分析技能,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艺术概论

参考资料



主要参考书:《大自然的分形语言学》、《形式与情感》、《格式塔心理学》

参考网站:· Simple. Simple.

·  farewell kingdom:farewell kingdom

·  lnophttps://lnop.tumblr.com/ 

·  ARTIFICATION : ETCETERA

·  Explore:Explore

·  [il giro di alice]


常见问题

设计技术与绘画基础分别是什么?

为什么要用分形?

美的形式和根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