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思想是中国思想的源头,百家争鸣也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辉煌。通过对于诸子思想的讨论,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思想之源头,并从而掌握中国思想发展之大趋势,进而能够反思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意义。课程将以儒、墨、道、法思想为核心内容,以原著为基本依据,并且结合思想史之演变过程进行阐释,既让同学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同时通过原著解读,也能够使同学对诸家思想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体会,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建立基础。同时,通过原著的研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
本课程计划16周,讲授15讲。每讲由“课程视频”、“讨论对话”、“延伸探索”、“练习思考”四个部分构成。课程视频为课程核心部分,讨论对话是课程的多元互动部分,延伸探索和练习思考为课程实践部分。
课程视频:每一讲设立一个专题,其课程视频按照知识点拆分为多个相对独立的视频段落,每段视频约5-10分钟左右。
讨论对话:安排在每一主题的讲授之后,由教师与助教或学生开展对话,重在课程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帮助学生加深感受,促进独立思考。
延伸探索:主要在论坛上进行,鼓励学生们在论坛中展开自己的思辨和对问题的学术探索,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教师与助教尽量全面地回答论坛上学生提出的问题。
练习思考:属于过程训练的实践范畴,以在线练习为主,需要学生登录网站选择相应的题目完成作业,目的是对于教学过程的强化与检验,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练习题完成后,方可进入下一主题的学习。
期末考试通过网站完成,届时会提供多道题目,并要求同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最后一周为复习考试周。成绩为三级计分制:优秀(80-100分)、合格(60-79分)、不合格(59分以下)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诸子原著的选读、讨论,使得学生通过学习能够:
1)对诸子的思想有一个同情的、批判性的总体了解;
2)能够掌握先秦学术思想的基本脉络;
3)基本掌握诸子思想内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能够从理论的学习、讨论中发掘出对自身发展有影响的价值和观念。
第一讲 引言:轴心时代与中国思想的突破
1、轴心时代的观念
2、轴心时代的思想史意义
3、轴心时代与中国思想的突破
第一讲阅读材料以及延伸书目
第一讲测试作业
第二讲 孔子与儒家的形成
1、儒家的道德传统
2、孔子与儒家的确立
3、孔子的意义
第二讲阅读文献及延伸书目
第二讲测验作业
第三讲 孟子与人性本善
1、历史上的思孟学派
2、孟子与人性本善
3、怎么读《孟子》?
4、孟子的意义
第三讲阅读文献及延伸书目
第三讲测试作业
第四讲 荀子与儒家的现实主义
1、荀子与他的时代
2、天人相分
3、荀子的性恶论
4、隆礼重法
5、荀子的地位
第四讲阅读文献及延伸书目
第四讲作业
第五讲 老子与道家
1、朦胧的老子
2、怎么读《老子》?
3、老子的批判哲学
4、老子的意义
第五讲阅读文献及延伸书目
第五讲作业
第六讲 庄子的精神世界
1、老庄差异
2、庄子是谁?
3、《庄子》中的庄子
4、庄子三大核心观念
5、庄子的意义
第六讲阅读文献以及书目
第六讲作业
第七讲 墨子与墨家
1、墨子是谁?
2、墨子三表法
3、墨子十事
4、墨家团体和墨家精神
第七讲阅读文献与书目
第七讲作业
第八讲 辩者公孙龙
1、辩者的意义
2、公孙龙其人
3、白马非马论
4、公孙龙的意义
第八讲阅读文献及书目
第八讲作业
第九讲 孙子与孙子兵法
1、兵和兵家
2、孙子与孙子兵法
3、《孙子兵法》讲什么?
第九讲阅读文献及书目
第九讲作业
第十讲 韩非子与法家
1、法家的特点
2、法家的历史命运
3、韩非子与法家的集大成
4、从荀子到韩非子的内在逻辑
5、韩非子对于先秦的意义
第十讲阅读文献以及参考书目
第十讲单元作业
第十一讲 阴阳家
1、阴阳家的特殊性
2、阴阳与五行
3、邹衍与阴阳家
4、董仲舒对阴阳五行的改造、吸收
第十一讲阅读文献与参考书目
第十一讲单元作业
第十二讲 纵横家
1、特殊的纵横家
2、作为纵横家的子贡
3、纵横家是否可以称为家?
第十二讲阅读文献与参考书目
第十二讲课堂作业
第十三讲 黄老道家
1、黄老道家的名称
2、黄老的政治努力
3、黄老的政治命运
第十三讲阅读文献与参考书目
第十三讲单元作业
第十四讲 出土文献与先秦学术
1、什么叫出土文献?
2、出土文献的方法论意义
3、出土文献能否改写历史?
第十四讲阅读文献与参考书目
第十四讲单元作业
第十五讲 结语:道、道术与方术
1、道与中国哲学
2、道和道术、方术
3、学和术
第十五讲阅读文献与参考书目
第十五讲单元作业
教材:
《先秦诸子导读》,何善蒙,商务印书馆,2015年
参考资料:
1、《国学概论》,章太炎,上海古籍出版社蓬莱阁丛书,1997年
2、《先秦学术概论》,吕思勉,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
3、《诸子通考》,蒋伯潜,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4、《先秦诸子系年》,钱穆,中华书局1985年。
5、《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4
6、《诸子百家研究》,高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黄克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视频公开课:
https://open.163.com/special/cuvocw/ruxuechuantong.html(孔子与儒学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