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第1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7日 ~ 2025年06月30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7周,共20周 已有 464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86)
spContent=土力学是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它研究土的形成、组成、结构、物理性质、土体渗流、土的压缩、固结和强度等,是力学的一个分支,是以土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土力学的相关基础知识,为将来从事岩土工程领域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土力学是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它研究土的形成、组成、结构、物理性质、土体渗流、土的压缩、固结和强度等,是力学的一个分支,是以土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土力学的相关基础知识,为将来从事岩土工程领域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俗话说,万丈高楼从地起,所有建造在地壳表层的构筑物,包括房屋、桥梁、道路、堤坝等,只要坐落在岩土体上,都离不开土力学的知识。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是应用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等基础知识研究土的工程性质以及解决与土有关工程问题的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并解决地基土体的变形和稳定问题。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土力学不仅服务于土木工程专业,同时也是水利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隧道工程、海洋工程、地质工程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全面,包括绪论、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土的渗透性与土中水的渗流、地基中应力与计算、土的压缩性和固结理论、地基沉降与计算、土的抗剪强度、土压力及支挡结构、地基承载力以及土坡稳定分析共十章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土力学的相关基础知识,为将来从事岩土工程领域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浙江大学是全国最早开设该课程的高等院校之一。悠久的开课历史为该课程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深厚的教学实力。开课单位浙江大学岩土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教学团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龚晓南教授领衔,团队成员中既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授,也有年轻有为精力充沛的青年骨干教师。本次的土力学在线课程是在浙江大学“悠久的开课历史、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备的教学条件”、“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等基础之上进行的又一次积极的教学改革,根据在线教学的特点对土力学知识点进行了合理有效的重新划分与设计,并根据知识点相应制作了精美的教学动画,以便于学生的学习与理解,同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授课目标

课程目标1:能对物理性质指标、土的渗透性、土中应力计算、土的压缩固结理论、土的抗剪强度理论及土压力理论等基本理论进行解释,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岩土工程领域沉降计算、地基承载力和边坡稳定分析等工程问题进行建模求解。


课程目标2:能运用土的渗透性、应力计算、压缩固结、抗剪强度及土压力计算等专业基础知识,对涉及岩土体渗流、变形、稳定问题等的专业工程问题进行推演、分析。


课程目标3:能运用压缩固结、土压力、抗剪强度、地基承载力等理论对岩土工程领域问题解决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


课程目标4:能运用土力学强度、变形和渗流理论等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岩土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了解:土的定义、土体特征、土力学的工程应用;理解:土力学特点、土力学发展概况与趋势;掌握:土力学核心问题概述
1.1 绪论(上)
1.2 绪论(下)
第一章作业题
第一章测验题
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
课时目标:了解:土的成因与组成、土的工程分类、土的结构性;理解:无粘性土的物理性质、黏性土的物理性质;掌握: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2.1 土的形成作用与成因类型
2.2 土的三相组成及颗粒级配
2.3 土固体颗粒中的矿物成分
2.4 土中的水和气
2.5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2.6 无黏性土的物理性质
2.7 黏性土的物理性质
2.8 土的结构性
2.9 土的压实性
2.10 土的工程分类
第二章作业题
第二章测验题
土的渗透性与土中水的渗流
课时目标:理解:达西定律、有效应力原理;掌握:土的渗透系数、渗透力和渗透变形
3.1 土的渗透性与渗流相关概念
3.2 达西定律及其适用范围
3.3 土体渗透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3.4 土体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
3.5 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
3.6 渗透力和渗透破坏
第三章测验题
第三章作业题
地基中应力与计算
课时目标:掌握:地基中自重应力计算、荷载作用下地基中附加应力计算
4.1 地基中典型的应力状态
4.2 地基中自重应力计算
4.3 基底压力的分布与计算
4.4 荷载作用下地基中附加应力计算
第四章测验题
第四章作业题
土的压缩性与固结理论
课时目标:了解:应力历史与土压缩性的关系;理解:土的压缩参数;掌握:一维固结理论
5.1 概述
5.2 土的压缩特性
5.3 应力历史与土压缩性的关系
5.4 一维固结理论
第五章测验题
第五章作业题
地基沉降与计算
课时目标:了解:饱和软黏土地基沉降随时间发展规律分析;理解:地基沉降原理、弹性理论法、计算方法对比;掌握:普通分层总和法、规范法
6.1 地基沉降问题及沉降机理
6.2 沉降计算的弹性理论法
6.3 沉降计算的普通分层总和法
6.4 考虑前期固结压力的分层总和法
6.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法
第六章作业题
第六章测验题
土的抗剪强度
课时目标:了解:非饱和土抗剪强度、无粘性土抗剪强度、抗剪强度影响因素;理解:土的抗剪强度理论、强度指标测定方法、饱和粘性土抗剪强度;掌握:极限平衡条件、抗剪强度指标
7.1 土的抗剪强度及相关工程问题
7.2 摩尔-库伦强度理论
7.3 土的抗剪强度机理及指标
7.4 土的极限平衡状态与摩尔圆
7.5 土体极限平衡条件及剪切破坏的判别方法
7.6 直接剪切试验
7.7 常规三轴压缩试验
7.8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及十字板剪切试验
7.9 孔隙压力系数A和B
7.10 饱和黏性土的抗剪强度
7.11 无黏性土的抗剪强度
7.12 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的工程应用
第七章测验题
第七章作业题
土压力及支挡结构
课时目标:了解:重力式挡土结构、柔性挡土结构、加筋土挡土结构、管涵上土压力计算;理解:土压力计算讨论;掌握:静止土压力计算、主动土压力计算、被动土压力计算
8.1 土压力的产生、分类及常见支挡结构
8.2 静止土压力计算
8.3 朗肯主动土压力理论
8.4 库伦主动土压力理论
8.5 Culmann图解法确定主动土压力
8.6 被动土压力计算
8.7 土压力计算的讨论
第八章测验题
第八章作业题
地基承载力
课时目标:理解:地基破坏模式、地基破坏模式;掌握: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
9.1 概述
9.2 地基破坏模式及破坏过程
9.3 地基的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
9.4 地基的极限承载力理论
9.5 按试验和规范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第九章测验题
第九章作业题
土坡稳定分析
课时目标:了解:孔隙水压力估算、滑坡防治;理解:稳定渗流土坡稳定分析、抗剪强度指标选用;掌握:无粘性土坡的稳定分析、粘性土坡的稳定分析
10.1概述
10.2无黏性土坡的稳定分析
10.3瑞典圆弧法和普遍条分法
10.4瑞典条分法和简化毕肖普法
第十章测验题
第十章作业题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工程地质、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等前置课程

参考资料

指定配套教材:

1. 龚晓南、谢康和编著,《土力学》(第一版),高等院校卓越计划系列丛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 胡安峰、龚晓南、谢康和编著,《土力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一版),高等院校卓越计划系列丛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其他参考教材:

3. 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苏州大学合编,土力学(第四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经典精品系列教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4. 赵成刚、白冰编著,《土力学原理》(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5. 河海大学《土力学》教材编写组编著,《土力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常见问题

Q : 本课程的指定配套教材是什么?

A : 本课程使用的指定配套教材为龚晓南和谢康和主编的,由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土力学》(2014版)。该教材为建设部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确定的“十一五推荐教材”。

   课程指定的配套教辅材料为由胡安峰、龚晓南、谢康和编著的《土力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一版),高等院校卓越计划系列丛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浙江大学
7 位授课老师
胡安峰

胡安峰

教授

龚晓南

龚晓南

院士

詹良通

詹良通

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课程

土力学期末冲刺-4小时突击土力学

垚老师

465人参加

机械原理不挂科-5小时学完机械原理

猴博士爱讲课

172163人参加

大学物理不挂科-1小时学完力学

猴博士爱讲课

296542人参加

结构力学不挂科-6小时学完结构力学(上)

猴博士爱讲课

164339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