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考研全科400分攻略
法律与社会变迁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9年11月11日 ~ 2020年02月08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450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131)
spContent=本课程以心理文化学所建构出的研究范式为学理基础,以法律运用与法律文化为载体,揭示当代华人社会运作的基本原理与规则。学习本课程,对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学科的研究者,将有直接有效的助益;对所有在华人社会中生活与奋斗的人们,也能极大地拓展与更新对自己所处华人社会情境的准确判断能力。
本课程以心理文化学所建构出的研究范式为学理基础,以法律运用与法律文化为载体,揭示当代华人社会运作的基本原理与规则。学习本课程,对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学科的研究者,将有直接有效的助益;对所有在华人社会中生活与奋斗的人们,也能极大地拓展与更新对自己所处华人社会情境的准确判断能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华人社会虽然继受了西方的现代化法律,但却没有培育出适合西方现代化法律运作所需要的文化土壤,因此西方的现代化法律在华人社会运作时,长期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

我们唯有了解中西法律制定与法律文化形成的脉络,认识中西法律文化的异同,才能判断出中国人在适用源于西方的现代化法律时,应如何既不抵触现代化法律的系统功能,又能体现出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在制度选取中,应如何取西方精华,揉和中国之特长,建构中国式的制度。

本课程以心理文化学所建构出的研究范式为学理基础,从现象出发,深入浅出,带出问题意识,通过大量的典籍、人物、案例、文化特色等,以生动有趣,极具学理深度,文化意涵等方式,揭示当代华人社会运作的基本原理与规则,探究当代华人应该如何自处?华人社会与西方社会应当维持怎样的关系?


        学习本课程将至少对以下三个方面,有更加成熟的认识与理解:


       1 掌握中西法律制定与法律文化形成的脉络

       2 从具体法律案例解析中西法律文化的异同

       3 新时代下华人法律化的认识、建构与实践


课程大纲
第一章 当华人遇上西方现代化法律
1.1华人與西方人的區別
1.2 华人心中的規則世界
1.3 西方現代化法律的引進與法學發展的十字現象
1.4 清末的禮與法之爭議
1.5 法继受就是文化继受
1.6 西方国家民族主义心态下的法律印迹(一)
1.7 西方国家民族主义心态下的法律印迹(二)
1.8 西方法政制度在非西方国家的继受与适用现况
第二章:研究“人”的方法论:心理文化学
2.1 心理文化学的基本概念
2.2 基本人际状态与心理社会均衡
2.3 华人的基本人际状态:伦人
2.4 伦人(华人)的自我认知维度与情感维度
2.5 伦人(华人)的交换维度与集团维度
2.6 西方人的基本人际状态:个人
2.7 个人(西方人)的自我认知维度与情感维度
2.8 个人(西方人)的交换维度与集体维度
第三章:从近代华人社会的司法裁判观察“伦人”特性
3.1 礼即法
3.2 清代的礼教与司法裁判
3.3 民国时期与新中国时期农村地区的司法裁判
3.4 秋菊打官司
3.5 伦人的家族主义对继受现代化法律的影响
第四章:从西方社会的司法裁判观察其“个人主义”特性
4.1美国:离婚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通奸生子)
4.2德国离婚案
4.3 西方国家离婚案裁判的心理文化学分析
4.4 英国:基于亲密关系约定的合同效力
4.5 德国:基于亲密关系约定的合同效力
4.6 西方国家基于亲密关系约定的合同效力裁判的心理文化学分析
4.7 西方国家的隔代探望权
4.8 美国的遗嘱效力的司法裁判
4.9 美国:遗嘱效力的司法裁判的法律分析
4.10德国的遗嘱效力的司法裁判
4.11西方国家遗嘱效力的司法裁判心理文化学分析
4.12 德国见义勇为案
4.13 美国见义勇为案
4.14 西方国家见义勇为司法裁判的心理文化学
第五章:从华人社会的司法裁判观察其“伦人”特性
5.1离婚与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通奸生子)
5.2离婚与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通奸生子)司法裁判的法律分析
5.3 离婚与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通奸生子)司法裁判的心理文化学分析
5.4 基于亲密关系约定的合同效力
5.5 基于亲密关系约定的合同效力的司法裁判的心理文化学分析
5.6 隔代探望权(一)
5.7 隔代探望权(二)
5.8 隔代探望权司法裁判的心理文化学分析
5.9 遗嘱效力(一)
5.10遗嘱效力(二)
5.11 遗嘱效力(三)
5.12 遗嘱效力的司法裁判的心理文化学分析
5.13 见义勇为的司法裁判与心理文化学分析
展开全部
证书要求

单元测验占30%;单元作业占20%;课堂讨论占10%(在讨论区的“课堂交流区”讨论主题下至少回复5次,可获得该项满分);期末考试占40%。

总分达到60分为合格,85分及以上为优秀,可自愿申请收费的认证证书。

参考资料

尚会鹏:心理文化学要义,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泽鉴:法律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

浙江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王冠玺

王冠玺

教授

推荐课程

数据结构

李春葆

221288人参加

金融学(二)

李健

196231人参加

C语言程序设计进阶

翁恺

76656人参加

沟通心理学

裴秋宇

159131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