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感染性疾病始终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近年来,一些经典传染病继续肆虐,新发感染病相继出现,不断给人类敲响警钟,感染已成为恶性肿瘤的元凶之一,值得开展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协同研究。我们对上述知识热点进行梳理,开辟出《感染病学进展》新课程,特别适合研究生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
感染性疾病始终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近年来,一些经典传染病继续肆虐,新发感染病相继出现,不断给人类敲响警钟,感染已成为恶性肿瘤的元凶之一,值得开展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协同研究。我们对上述知识热点进行梳理,开辟出《感染病学进展》新课程,特别适合研究生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感染病学》是近年涌现出的一门跨传统传染病学的新课程,相应的教材也已系列化,不同于传统《传染病学》教材,更能反映传染病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引导传染病学科向更加全面和广阔的领域发展,满足感染性疾病的防治要求,创建现代感染病学教育教学新体系。
感染性疾病始终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据《自然》杂志统计,死于感染的人数已占全球死亡总数的25%以上。近年来,一些经典传染病继续肆虐,新发感染病相继出现,不断给人类敲响警钟,甚至还被恐怖分子所利用;细菌耐药造成的难治性感染十分棘手;人体微生态失衡导致感染重症化,可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感染已成为恶性肿瘤的元凶之一,值得开展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协同研究。
我们对上述知识热点进行梳理,开辟出《感染病学进展》新课程,特别适合研究生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
课程大纲
感染病学概要
2.1 何谓感染,有哪些表现形式
2.2 传染病是如何传播及流行的
2.3 传染病有哪些特征
2.4 如何诊断感染病
2.5 如何治疗感染病
2.6 如何预防感染病
乙型病毒性肝炎(上)
3.1 认识我们的肝脏
3.2 乙肝是如何发生的
3.3 乙肝是如何传播的
3.4 得了乙肝有哪些严重后果
乙型病毒性肝炎(下)
4.1 乙肝都有哪些表现-疾病面对面
4.2 为什么去医院体检都要做肝功能
4.3 乙肝“两对半”是什么,为何还要查病毒
4.4 乙肝的抗病毒治疗-2019指南解读
4.5 乙肝该怎样预防
4.6 乙肝患者应如何管理
4.7 乙肝患者如何自我调养
肝衰竭及人工肝治疗
5.1 肝衰竭概述
5.2 我国肝衰竭最新分类及其诊断标准
5.3 肝衰竭的人工肝治疗
5.4 李氏人工肝疗效评价
5.5 生物型人工肝研究
艾滋病
6.1 艾滋病是医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
6.2 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态势——反客为主
6.3 艾滋病毒如何进入人体细胞——金蝉脱壳
6.4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借刀杀人
6.5 艾滋病诊断金标准——HIV抗体检测阳性
6.6 鸡尾酒疗法的辉煌与挑战
流行性乙型脑炎
7.1 何谓流行性乙型脑炎
7.2 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治要点
耐药结核病
8.1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流行情况
8.2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
8.3 耐药结核病诊断技术
8.4 耐药结核病治疗
免疫反应
9.1 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9.2 特异性免疫反应—— 抗体反应
9.3 特异性免疫反应—— T细胞反应
人体微生态
10.1 何谓人体微生态
10.2 人体微生态与肝脏疾病的关系
细菌耐药性研究
11.1 细菌耐药的危机
11.2 细菌如何耐药
11.3 细菌耐药的发展趋势
11.4 如何应对细菌耐药
11.5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治疗
11.6 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治疗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12.1 抗生素与抗菌药物
12.2 常用抗菌药物之:青霉素类
12.3 常用抗菌药物之:头孢菌素
12.4 常用抗菌药物之:喹诺酮类
12.5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基本原则
12.6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
12.7 抗菌药物导向计划
感染性发热
13.1 感染性发热诊断思维要点
13.2 感染性发热诊断思维第一步
13.3 感染性发热诊断思维第二步
13.4 感染性发热诊断思维第三步
13.5 感染性发热易于误诊原因分析
感染病诊治新技术
14.1 基因组测序在病原溯源中的作用
14.2 细胞因子表达谱评估免疫状态
14.3 关联分析筛选HBV易感基因
14.4 人工智能技术在感染病学中 的应用展望
展开全部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