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课程以会计信息形成过程为主线,以会计数据关系的挖掘为重点,密切结合上市公司报表阐述会计的基本原理。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清晰理解会计信息生成的基本过程,掌握会计数据的计量、确认和报告的基本方法,能独立地完成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及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能够从企业财务报表解读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并通过分析财务数据的勾稽关系判断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初步具有设别假账的能力。
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信息诚信理念,遵守会计信息披露的职业道德规范,并在企业价值评价中能透过数据看实质,理性参与投融资决策,推动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符合人才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核心定位。
本课程力求体现三大特点:1.决策导向,将财务报表信息理解贯穿于始终,主要阐述经营管理怎样影响会计数据,旨在培养利用会计数据进行理性决策的能力;2.紧贴实务,以中国上市公司为背景,信息生成原理、信息生成方法及信息披露案例均紧贴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现实及分析现实。3.生动有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精心准备问题与案例,让学生多元化地参与思考。
改革创新:由“核算型”的会计课堂转向“分析型”的课堂
随着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再加上科技进步使得记账软件不断优化,社会对“核算型”会计能力的需求逐渐减少,而对具有管理思维能挖掘会计数据背后价值与风险的“分析型”会计能力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学的会计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我们提出了由“核算型”转向“分析型”的改革思路。
传统核算型会计课堂教学特点是按照会计准则讲解各会计科目的会计处理,重点是编制各种业务的会计分录,培养会计核算及账户处理能力。分析型会计课堂教学特点是从财务报表信息理解出发讲解经营管理怎样影响会计数据,重点是分析会计分录背后的会计思维,旨在培养数据分析能力及公司价值评判能力。
《会计学——打通决策的理性》,周夏飞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