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品读古代文学经典
第18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26日 ~ 2025年06月02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6周,共14周 已有 2168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934)
spContent=亲们,当你努力追求精神向上、想要走近经典作品时,是否会有这样的困惑:老子的道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啊?《论语》太枯燥了吧?杜甫的诗真有那么伟大吗?《红楼梦》到底有什么魅力啊?没关系的,请和我们一起去品味经典文学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感受和触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望您能不虚此行!
亲们,当你努力追求精神向上、想要走近经典作品时,是否会有这样的困惑:老子的道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啊?《论语》太枯燥了吧?杜甫的诗真有那么伟大吗?《红楼梦》到底有什么魅力啊?没关系的,请和我们一起去品味经典文学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感受和触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望您能不虚此行!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时代,快餐性质的阅读随处可见,如果我们的青少年总是这样胡乱阅读,无论是对个体的成长,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没有什么益处。古人云:求其上,而得其中;求其中,而得其下。因此,想要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还要从阅读经典做起。经典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源泉和力量,是民族文明中最有营养的精神食粮。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聚于其中。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经典的阅读代代相传的。

   课程通过对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选读,旨在引导和激发学习者主动阅读经典作品的热情和兴趣,让阅读带动思考,以思考促进表达,将阅读、思考和表达融为一体。同时,传承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和艺术精髓,提升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提高审美水平,开拓精神视野和思想境界。

   课程特色和亮点在于选取那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思想性的篇章,将文学作品作为窗口,去探索其中蕴含的传统思想文化精髓,这样有助于开启心智,丰富思想。课程既重视对文学书籍的整体导读,也对其中的个别篇目进行了精细的品读,做到点面结合。

授课目标

   通过对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选读、品读,激发学习者阅读经典作品的兴趣,传承传统文化精华,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阅读、思考和表达能力,陶冶审美情操,提升学习者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开拓学习者的精神视野和空间。

课程大纲

导论:为什么要阅读文学经典

导论:为什么要阅读文学经典

第一讲 《道德经》:无为而无不为

第一节 老子其人其书

第二节 道是什么

第三节 反者道之动

第一讲作业

第一讲测验

第二讲 《论语》:仁者爱人

第一节 对“仁爱”的理解:植根于内心的修养

第二节 “恕”是“仁爱”思想的核心和基础

第三节 孔子如何做到将心比心之“恕”

第四节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第二讲测验

第二讲作业

第三讲 《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第一节 汪洋辟合、仪态万方的独特魅力

第二节 理解《逍遥游》的几把钥匙

第三讲作业

第三讲测验

第四讲 《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

第一节 屈原其人

第二节 如何读《离骚》

第三节 屈原的影响:与日月齐光

第四讲测验

第四讲作业

第五讲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一节 《史记》的开创性和特殊性

第二节 “李陵之祸”对《史记》创作的影响

第三节 《伯夷列传》的深有寄托

第五讲测验

第五讲作业

第六讲 陶渊明诗:平淡中有真意

第一节 陶渊明其人其诗:豪华落尽见真淳

第二节 陶渊明的叹贫诗

第三节 陶渊明诗中的生命思考

第六讲测验

第六讲作业

第七讲 杜甫诗:民胞物与

第一节 杜甫与儒家精神

第二节 品读《北征》

第七讲作业

第七讲测验

第八讲 苏轼词:以诗为词

第一节 词的起源与特点

第二节 苏轼对词的革新

第三节 苏轼词的逸怀浩气

第四节 苏轼词的情中有思

第八讲测试

第八讲作业

第九讲《西厢记》: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第一节 《西厢记》的语言艺术——以“长亭送别”为例

第二节 《西厢记》的人物形象

第九讲作业

第九讲测验

第十讲《聊斋志异》:孤愤之书

第一节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创作手法上的继承与突破

第二节 “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对传统狐狸精形象的继承与突破

第十讲测验

第十讲作业

第十一讲 《红楼梦》:古典小说的集大成者

第一节 所见者真,所知者深——《红楼梦》对前代小说传统的突破

第二节 满纸荒唐言——《红楼梦》为什么不好懂

第三节 谁解其中味——《红楼梦》脂批

第十一讲作业

第十一讲测验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阅读过课程内容相关的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史基础知识。

参考资料

著作类:

莫砺锋《杜甫诗歌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莫砺锋《莫砺锋评说白居易》,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鲍鹏山《孔子是怎样炼成的》,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年版。

刘心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译林出版社,2016年版。

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张大可《司马迁评传》商务印书馆 ,2013年版。

季镇淮《司马迁》北京出版社,2011年版。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北京出版社,2011年版。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马瑞芳《马瑞芳说聊斋》工人出版社,2014年版。


论文类:

周先慎《<聊斋志异>:继承与总结》《文史知识》1995年第7期。

宋金华《〈诗经〉河南民歌简述》,《河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舒菡美男加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新作文:金牌读写》专栏——约会《诗经》2013年第10


视频类:

重庆卫视《品读经典》栏目。

优酷、土豆网相关视频。

常见问题

“品读古代文学经典”课程可选内容很多,在此只能选讲部分内容,因此,选课的学习者除了掌握教学大纲的内容,最好能够做到:

  1.广泛阅读古代经典文学作品;

  2.精读至少一本相关的文学经典著作;

  3.阅读中国古代文学史相关书籍,了解文学发展的脉络和作品产生的时代。

  3.联系教学内容和自己精读的文学作品,深入思考,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将阅读、思考和表达有机结合。

中原工学院
4 位授课老师
蔡爱芳

蔡爱芳

郭丽

郭丽

讲师

赵宗飒

赵宗飒

讲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240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69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