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法学是民法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兼具理论与实用的课程,属于法学本科阶段的专业选修课程。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诞生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民法典》共分七编,侵权责任编是《民法典》的最后一编,规定了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和各类具体的侵权责任,全面保护和救济各类民事权益。从监护人责任到教育机构责任,从用人单位责任到个人劳务责任,从产品缺陷责任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从医疗损害责任到动物致害责任,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责任到高空抛物责任,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幸事故,行为人要不要承担责任,承担多大赔偿责任,侵权责任编都作了较为全面的规定。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系统掌握侵权责任法的基本法理、规范体系和具体规则,学会分析处理各类侵权案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能够正确适用侵权责任法律制度解决现实中的侵权纠纷。该门课程的司法案例丰富,通过案例教学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逻辑思辨能力,达到真正学以致用的效果。
本课程以侵权责任法的地位、功能、法律渊源,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责任构成以及责任承担为主要研究对象。法学专业学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侵权责任法的调整对象、法律渊源、功能和损害救济体系。
2.理解并掌握侵权责任的各类归责原则的含义、法理以及适用范围。
3.理解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意义,掌握各个构成要件(损害、违法行为、因果关系、过错)的认定方法,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能够综合运用构成要件和抗辩事由的理论、规则对具体侵权案件的责任成立进行分析。
4.系统理解、掌握数人侵权的类型、适用条件和责任模式,并能针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5.理解、掌握各类特殊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法理根据、构成要件和责任主体,能够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分析具体案例。
6.了解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损害赔偿的项目以及计算方式。
7.熟悉并准确理解侵权责任法的具体规范,熟悉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的重要内容,熟悉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相关典型案例的裁判要点,能够熟练运用中国裁判文书网、北大法宝等裁判文书资源网站查阅相关案例。
8.在系统掌握侵权责任法的理论、规范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案例分析方法分析具体案例。
文化素质课学生达到以下教学要求:对受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权利与利益、何种情况构成侵权责任、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典型侵权类型的法律规制有初步认识。具有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尊重法律、相信法律、遵守法律,使自己的法治素养得到提高。
先修课程:民法总论或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民法学》编写组:马工程《民法学》(马工程,侵权责任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张新宝著:《侵权责任法》(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版。
程啸著:《侵权责任法教程》(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