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工程地质
第10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3日 ~ 2025年06月29日
学时安排: 3
进行至第8周,共20周 已有 382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356)
spContent=蔚蓝色的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工程建设承载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地质环境制约工程建设,工程建设影响地质环境。如何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寻求最优的平衡点和破解之策?欢迎选修河南省本科高等学校精品在线课程、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郑州大学重点线上课程、郑州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工程地质》。本课程以价值引领、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为宗旨,以认识地质环境、服务工程建设、预防地质灾害、保护绿水青山为主线,以“嵩山野外地质实习+带着工程地质去旅行+红色工程精神育人”为特色,让你体验不一样的学习乐趣,让我们共同开启美妙的《工程地质》学习之旅吧。
蔚蓝色的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工程建设承载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地质环境制约工程建设,工程建设影响地质环境。如何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寻求最优的平衡点和破解之策?欢迎选修河南省本科高等学校精品在线课程、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郑州大学重点线上课程、郑州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工程地质》。本课程以价值引领、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为宗旨,以认识地质环境、服务工程建设、预防地质灾害、保护绿水青山为主线,以“嵩山野外地质实习+带着工程地质去旅行+红色工程精神育人”为特色,让你体验不一样的学习乐趣,让我们共同开启美妙的《工程地质》学习之旅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工程地质》是教育部土木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全国高校土木类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中,均将《工程地质》作为核心必修课程。 由于任何工程建设都离不开地质环境,故作为土木类专业(含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等)的学生都必须掌握基本的工程地质知识,而《工程地质》正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因此本课程是土木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主题

基于课程教学目标,将课程内容凝聚成四个重点专题:基础知识专题、地质构造与地质图阅读专题、水与地质灾害专题和工程地质勘察专题,开展专题教学。

1、基础知识专题:以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为主,包括地壳的构造及其物质组成、地质作用、矿物与岩石、地质年代等,是学习和理解其他专题的基础。

2、地质构造与地质图专题:包括常见地质构造(褶皱、断层和节理)及其主要特征、岩层的产状及其表征方法、地质图的阅读与分析等,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

3、地下水与地质灾害专题:包括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地下水的运动规律以及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常见不良地质现象及其发生条件、主要特征及其防治措施等,是培养学生深刻理解工程建设水患影响和防灾减灾意识的重要环节。

4、工程地质勘察专题:包括工程地质勘察阶段与等级划分、工程地质测绘与勘察方法、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地质勘察报告撰写等,该专题是综合性章节,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工匠精神的主要途径。

三、课程习得

1、获得的知识

掌握工程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地质作用、矿物岩石、地质构造、地下水以及不良地质灾害的典型特征;了解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和方法。

2 、培养的能力

理解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对常见的工程地质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能够阅读工程地质图件,并初步具备进行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布置、撰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以及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3、树立的意识

树立热爱祖国壮丽山河,为中国工程建设伟大成就而骄傲的爱国热情;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程安全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作为未来工程师应承担的责任 等。

四、课程亮点

本课程教学以“基本地质概念理解”为核心,以“常见工程地质问题解决”为主线,以“立德树人、创新思维、提高能力”为目标的全新模式。课程教材采用“推荐教材+辅助资料”的形式,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重点案例+课堂讨论+自主学习+综合实践”的形式,构建“线上理论教学+线下实践教学”的金课堂教学方式,满足土木类高素质工程人才培养的需求,体现教学方法创新、案例资源完备、思政贯穿始终的特点。课程教学亮点包括:

1、理论教学法: 突出概念讲解和原理剖析,建构有效提问和小组讨论,避免满堂灌和满堂问现象,给学生自主学习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2、专题教学法: 将课程内容凝聚成四个重点专题:基础知识专题、地质构造与地质图阅读专题、水与地质灾害专题和工程地质勘察专题,开展专题教学。

3、案例教学法: 结合案例讲解相关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增强对思政映射点的接受。

4、实践教学法: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暑期社会实践等平台,开展全方位的实践教学,构建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例如,创造性地构建了极具特色的“嵩山地质实习+带着工程地质去旅行”全方位实践教学方法。

5、课程思政法: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牢固树立热爱祖国壮丽山河,为中国工程建设伟大成就骄傲的爱国热情;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坚持节水优先,保护地球环境;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程安全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相关思政点的融入;加强红色工程精神育人等

授课目标

本课程总体教学目标涵盖价值引领、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三个大的方面,目的是通过课程学习,土木类专业的学生可以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和防灾减灾的安全意识;掌握工程地质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阅读工程地质资料、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和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

课程大纲

绪论

0.1 地质环境与工程建设的相互影响--为什么学习工程地质?

0.2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地质问题--什么是工程地质?

0.3 工程地质的研究方法与发展展望--怎么学习工程地质?

第一章 矿物与岩石

1.1 地壳及其物质组成

1.2 地质作用之内动力地质作用

1.3 地质作用之外动力地质作用

1.4 矿物及其基本性质

1.5 矿物肉眼鉴定与常见造岩矿物

1.6 岩浆岩及其常见岩石

1.7 沉积岩及其常见岩石

1.8 变质岩及其常见岩石

1.9 岩石的肉眼鉴定与工程地质性质

第一章 矿物与岩石

第二章 地质构造

2.5 褶皱构造及其分类

2.6 褶皱的野外识别及其工程地质评价

2.7 断裂构造与节理的类型

2.8 节理的调查统计与工程地质评价

2.9 断层的要素与分类

2.10 断层的识别标志与工程地质评价

2.11 地质图的概念、种类

2.12 地质图的阅读与分析

2.1 地质年代及其确定方法

2.2 岩层产状与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2.3 地层露头线及其判读方法

2.4 地层接触关系

第二章 地质构造

第三章 岩体的工程性质

3.1 岩体的概念与结构面的类型

3.2 结构面的特征与软弱夹层

3.3 岩体结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第三章 岩体的工程性质

第四章 土的形成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4.1 风化作用及残积物

4.2 地表暂时性流水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

4.3 河流的地质作用

4.4 冲积物的特点与河流阶地

4.5 海洋地质作用及海相沉积物

4.6 其他地质作用及相应沉积物

第四章 土的形成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第五章 地下水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5-1 地下水的赋存形式

5-2 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5-3 地下水的埋藏类型与特点

5-4 地下水的运动规律

5-5 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危害

第五章 地下水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第六章 不良地质现象及其工程地质问题

6.1 地震及其基本概念

6.2 震级、烈度与场地震害

6.3 地震效应与抗震设计

6.4 崩塌及其防治措施

6.5 滑坡及其基本特征

6.6 滑坡发育过程与影响因素

6.7 滑坡的防治措施

6.8 岩溶现象及其发育条件

6.9 岩溶发育规律、工程地质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6.10 土洞现象、工程地质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6.11 泥石流发育机理及其防治措施

第六章 不良地质现象及其工程地质问题

第七章 工程地质勘察

7-1 工程地质勘察概述

7-2 工程地质测绘方法

7-3 工程地质勘探常用方法

7-4 工程地质勘察之原位测试(1)

7-5 工程地质勘察之原位测试(2)

7-6 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整理

第七章 工程地质勘察

附-1:嵩山野外地质实习

附件-1 嵩山工程地质实习内容简介

附件-2 嵩山工程地质实习安排简介

附-2:配套英文教材

Engineering Geology

附-3: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视频

附-4:课程说课

《工程地质》课程说课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1)具有良好的《中学地理》等课程知识;

(2)具有良好的《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课程知识;

(3)具有良好的《土木工程概论》等课程知识;

(4)具有初步的工程意识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参考资料

1、参考教材

《工程地质学(第二版)》,刘忠玉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工程地质学(第三版)》,石振明,孔宪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工程地质》,刘新荣,杨忠平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

Engineering Geology》,闫长斌,段淑倩,刘云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3

Foundation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third edition)》,Tony Waltham. Spon Press2009.

Engineering Geology-Principles and Practice》,Divide George Price Springer Press2009.

Engineering Geology (second edition). F. G. BELLElsevier Press2007.

2、参考资料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化建新,郑建国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8

《Engineering Geology》、《工程地质学报》、《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等期刊。

3、微信公众号

(1)漫谈工程地质

(2)工程地质

(3)桔灯勘探

(4)筑龙岩土

(5)毒董地质

(6)工程地质大观

(7)略论地质灾害


常见问题

一、关于测验答案问题

由于系统设置问题,章节测验答案须等最终提交截止日期后方可查阅,如有任何问题可与系统管理员或者主讲教师联络。

二、关于成绩及证书问题

课程成绩以章节测验完成后的总体情况计算,具体参阅评分标准。另外,根据最新通知,平台不再支持免费申请电子证书,仅提供成绩单。

三、其他问题


(1)学习该课程需要哪些先修知识?

学习者应具备基础性的地理、物理、化学等课程知识。

(2)怎样学好这门课程?

具有初步的工程意识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3)学习这门课程有什么用?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习者可以掌握地质环境与工程建设之间的联系,掌握常见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和预防措施,具备初步的工程地质勘察思路和解决方案。

(4)这门课程的特色是什么?

鲜明的实践特色及育人特色。一方面,实践特色:嵩山野外地质实习+带着工程地质去旅行。另一方面,育人特色:丰富的思政元素+实践育人平台。

(5)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好像很难掌握,如何学好呢?

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是该课程最重要的动手能力之一,可以通过视频学习和课下操作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掌握其使用方法和技巧。

郑州大学
5 位授课老师
闫长斌

闫长斌

教授(博导)

时刚

时刚

教授

段淑倩

段淑倩

教授(博导)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