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刑法学总论专题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9年10月21日 ~ 2020年01月06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3446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82)
spContent=本课程采用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以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的对比分析为轴展开论述,且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如授课内容所显示的,课程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在讨论共犯论问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共犯论乃检验犯罪论体系的试金石。如能掌握好共犯论相关问题,则掌握了犯罪论的精髓。
本课程采用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以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的对比分析为轴展开论述,且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如授课内容所显示的,课程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在讨论共犯论问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共犯论乃检验犯罪论体系的试金石。如能掌握好共犯论相关问题,则掌握了犯罪论的精髓。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刑法学总论是法学基核心程之一,是法学专业学生的必修程。刑法是主要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分总则与分则。刑法学总论的学习内容主要对应于刑法总则部分。该课程以专题的形式,讲解犯罪论与刑罚论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刑法问题的基本方法、解决刑法问题的基本技能,为后续刑法学分论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课程拟通过每周4学时,8周共32学时完成。

具体授课内容如下:刑法解释,刑罚的正当化根据,犯罪论体系,构成要件当性概述,违法性概述,责任概述,不作为犯,因果关系与属,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被害人承诺,故意,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责任能力,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犯罪未遂,不能犯,犯罪中止,正犯与共犯,共同正犯,间接正犯,狭义的共犯的基础理论,教唆犯,帮助犯,承的共同犯罪,不作为的共同犯罪,共犯与身份,共犯的未完成形态,共犯人的处罚原则,法条竞合。

课程大纲
导论
1.1刑法解释
1.2刑罚的正当化根据
1.3犯罪论体系
犯罪基本概念
2.1构成要件该当性概述
2.2违法性概述
2.3责任概述
2.4不作为犯
2.5因果关系与结果归属
违法阻却事由
3.1正当防卫(1)
3.2正当防卫(2)
3.3紧急避险
3.4被害人承诺
责任
4.1故意
4.2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
4.3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
4.4责任能力
4.5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
犯罪形态
5.1犯罪未遂
5.2不能犯
5.3犯罪中止
共同犯罪
6.1正犯与共犯
6.2共同正犯
6.3间接正犯
6.4狭义的共犯的基础理论
6.5教唆犯
6.6帮助犯
6.7承继的共同犯罪
6.8不作为的共同犯罪
6.9共犯与身份
6.10共犯的未完成形态
6.11共犯人的处罚原则
法条竞合
7.1法条竞合
展开全部
证书要求

总成绩构成:单元测验占比50%,期末考试占比50%。

单元测验由客观题组成,包括单选与多选。最后的期末考试采取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的考察手段。其中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十道,多选题五道,主观题包括两道案例分析。客观题主要以贴近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思维方式设置题目,主观题则更为注重学生的综合分析案例能力与表达能力。主观题部分若涉及学说问题则不会设置僵化的唯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总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80分及以上为优秀,可自愿申请收费的认证证书。


参考资料

课程部分参考资料如下:

1.  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16年第5版

2. 张明楷:《刑法分则解释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


常见问题

Q :  如何参加课程讨论?

A :  可在讨论区的“课堂交流区”参与每一章节的讨论。


Q :  如何查看参考文献?

A :  在公告区可查看参考文献,在教学内容可查看对应章节的参考文献。


Q : 如何获取相关文献全文?

A :  可到论文数据库、期刊官网等网站搜索下载。

中国政法大学
4 位授课老师
曾文科

曾文科

副教授

耿佳宁

耿佳宁

副教授

赵天红

赵天红

教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248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70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