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地位
《民事诉讼法学》是高等法学专业教育的核心主干课程,兼具理论与实践性,在法律人理性思维的养成以及法律职业技能的训练方面,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在线课程教学与传统法学院课堂教学之比较
1. 传统法学院课堂教学的缺陷
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导致传统法学院课堂大班“填鸭式知识讲授模式”存在三个主要的共通性缺陷:第一、教学内容侧重知识,而欠缺对学生法律思维以及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培养;第二、教学方法的使用侧重于知识的展示,教学内容的同质化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需求;第三、课堂教学外缺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无法引导学生激发学术兴趣。
2. 在线课程教学的特色优势
本在线课程教学以法学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民事诉讼法学》教学为中心,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具有以下主要特色优势:
第一,本在线课程教学通过视频讲解、习题训练、主题与经典案例研讨、学术文献阅读、教师及助手与学生交流构建“五位一体”的现代新型“教与学”的过程,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辅助教学资料有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通过主题研讨与学术文献资料的阅读激发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通过经典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以及运用法律规定与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技能。
第三,通过教师、助手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第四,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以及在线资料的反复利用,有效提高“教与学”的实效。
3. 适合学习群体
通过“线上”实现“教与学”内容与方式的灵活多样化,既适合在校大学生学习《民事诉讼法》的需要,也适合参加全国法律职业资格考生的复习需求,还有助于法律在职人员了解学术前沿动态、最新立法变化以及提升实务技能。
具备法理学和民事实体法的基本知识即可。
总成绩百分制,由四部分组成:单元测验占30%、单元作业占20%、考试占40%、课程讨论占10%。
总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85分及以上为优秀,可自愿申请收费的认证证书。(平台不再支持免费电子证书)
1.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宋朝武主编:《民事诉讼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系列教材 杨秀清著:《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