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考研全科400分攻略
中国法律史(古代部分)
第1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24日 ~ 2025年06月16日
学时安排: 2-3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12周,共17周 已有 612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73)
spContent=本课程以中国古代法律发展史为主要内容。历史有没有用?了解法的前世,才能理解当下法律制度,并推动法律发展,所以中国法律史是学法者的必修课。法律史很枯燥?古人从依靠獬廌判案“五听”判案,到秦汉乃至清的立法、司法,给我们留下众多充满智慧的生动案例。法律史不但有用,而且很有趣! ​
本课程以中国古代法律发展史为主要内容。历史有没有用?了解法的前世,才能理解当下法律制度,并推动法律发展,所以中国法律史是学法者的必修课。法律史很枯燥?古人从依靠獬廌判案“五听”判案,到秦汉乃至清的立法、司法,给我们留下众多充满智慧的生动案例。法律史不但有用,而且很有趣! ​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中国法律史”是至关重要的一门基础法学专业课,是法学专业10门核心必修课之一。学习本课程,可以使学习者系统了解中国法律制度发生发展的历史源流、基本规律及经验教训,提高法学理论素养,完善法学知识结构,从而加深对法学理论与各部门法学的理解。

 

课程内容

本课程学时为32课时,按照时间顺序讲授。主要内容包括:(1)中国法律的起源与夏商法制概况(2)西周法律制度(3)春秋战国法制的变革(4)秦朝法律制度(5)汉朝法律制度(6)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的发展(7)隋唐法律制度(8)宋元法律制度(9)明朝法律制度(10)清朝法律制度。

由于课时所限,本课程不涉及清末及以后时期的法律制度。授课视频32个,每个10分钟左右,视频突出影响中国法律发展的重要法典、重要制度以及重大事件。观看视频之外,学习者还需要阅读学习资料并完成作业。

授课目标

(1)帮助学习者了解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基本样貌;

(2)关注中国古代法律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3)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立法思想、法制特点,引导学习者思考各时期法制 建设的得失;

(4)引导学习者发现中国特有的法律传统并分析其对当下的影响,形成一定的法律史观。

课程大纲
中国法律的起源与与夏商法制概况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 一、能够说出中国法律起源的两个主要途径即“刑始于兵”和“礼源于祭祀”,分析战争、祭祀与法律的关系,从而把握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 二、理解夏商时期“天罚”、“神判”的神权法思想。能够说出《禹刑》、《汤刑》,及夏商时期的法律形式。 三、能够解释夏商时期奴隶制五刑的主要内容。 四、能够说出夏商时期司法机关及监狱的名称,以及商朝司法制度的神判特点。
第1节 中国法律的起源与特点
第2节 夏商法制概况
西周法制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 一、能够阐述“以德配天”、“明德慎罚”和“刑罚世轻世重”思想的形成、内涵及影响; 二、能够解释“周礼”、《吕刑》的基本内容,并分析礼与刑的关系; 三、能够说出该时期刑事、民事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 四、能够叙述该时期司法体制与诉讼审判制度的突出特点。
第1节 “明德慎罚” ——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之源
第2节 立法活动1——周公制礼作乐
第3节 立法活动2——吕侯作刑及礼与刑的关系
第4节 西周的婚姻家庭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制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 一、了解该时期各家法律思想的争鸣,能够分析法家“法治”、“重刑”等思想的内容及其影响; 二、能够说出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主要活动、引起的争论,并分析该事件的意义; 三、能够阐述李悝《法经》及商鞅法制改革的内容与影响。
第1节 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
第2节 战国时期的法典代表 ——《法经》
秦朝法制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 一、能够说出秦朝的法制指导思想与主要法律形式; 二、能够解释秦朝的刑罚体系、刑罚原则的主要内容; 三、能够说出秦朝婚姻家庭继承制度的独特性及其司法制度的主要特点; 四、能够阐述秦律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法律制度的得失。
第1节 秦朝的立法思想
第2节 秦朝的立法活动和法律形式
第3节 秦朝的法律内容
汉朝法制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 一、能够阐述汉初黄老无为思想及武帝时期“德主刑辅”思想两次法律思想的重大转变; 二、能够说出汉朝主要的立法成果与基本法律形式,并加以解释; 三、能够阐述文帝、景帝时期刑制改革的主要活动并分析其意义; 四、能够总结汉朝刑事、民事法律制度所表现出来的儒家化倾向; 五、能够解释“春秋决狱”等司法制度的内容。
第1节 汉初的“黄老无为”法律思想
第2节 武帝时期的“德主刑辅”法律思想
第3节 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
第4节 汉代的继承制度
第5节 春秋决狱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制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 一、能够辨析曹魏《新律》、西晋《泰始律》以及《北齐律》的体例特点,并总结该时期的律学成就; 二、能够解释八议、官当、准五服以制罪原则、重罪十条等名词,并分析法律儒家化学说; 三、能够说出大理寺、律博士及及登闻鼓制等司法制度的变化。
第1节 “准五服以制罪”原则的确立
第2节 司法制度之大理寺的沿革
隋唐法制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 一、能够说出《开皇律》的立法成就; 二、能够阐释唐朝“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立法原则; 三、能够说出唐朝主要立法活动及法律形式; 四、能够评述唐律的刑法、民法与司法制度的主要内容; 五、能够分析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
第1节 “十恶”不赦与隋朝《开皇律》
第2节 唐朝的立法思想
第3节 中国古代律学的最高成就 ——《唐律疏议》
第4节 唐朝的刑法原则(上)—— 区分公罪与私罪等
第5节 唐朝的刑法原则(中)—— “八议”与特权
第6节 唐朝的刑法原则(下)—— 同居相隐不为罪等
第7节 唐律的主要罪名(上)—— “十恶”
第8节 唐朝的主要罪名(下)—— “六杀”、“六赃”和保辜制度
第9节 为什么说唐律是中华法系的代表
宋朝法制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 一、能够说出《宋刑统》的特点及宋朝法律形式的主要变化; 二、能够解释宋朝刑罚制度的变化与重典惩治贼盗的规定; 三、能够阐述宋朝土地租佃与典卖、财产继承等制度的规定; 四、能够评述宋朝司法制度的主要变化。
第1节 “阿云之狱” 与敕律之争
第2节 宋朝的典卖制度与继承制度
明朝法制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 一、能够评述明初的法制指导思想及主要立法活动; 二、能够分析明律“重其重罪,轻其轻罪”及重典治民、重典治吏的内容特点; 三、能够阐述明朝司法制度的主要变化。
第1节 “明刑弼教”的《大明律》
第2节 明朝的重典治吏
清朝法制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 一、能够说出清朝的主要立法活动,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立法特色; 二、能够说出清朝刑罚体系的变化; 三、能够解释并分析清朝的秋审与朝审制度。
第1节 中国古代法典集大成者——《大清律例》
第2节 总复习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法制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第2版。

公法系列教材 马志冰主编《中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2版。

(选择其中一种即可)

常见问题

 


问:    为何下载的课件和视频播放的课件不一样?

答: 为了呈现更好的观感,视频由制作公司特意加了动画效果,但下载的课件中文字内容更全。课程学习中若有问题,欢迎提问交流。


问: 有人在课堂交流区抄袭他人的答案,如何处理?

答: 同学们不要抄袭,留言是为了让老师了解你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抄袭别人留言会失去让老师辅导你的机会,还有可能被扣分。


问: 只完成‍单元作业的提交,但是不参加作业互评,会有什么后果?

答: 单元作业采取学生互评方式,未参与互评的学生将给予所得分数的50%,只完成部分互评的学生将给予所得分数的80%,只有全部完成互评的学生才给予所得分数的100%。希望大家在提交作业之后积极完成作业互评,否则会影响自己的作业成绩。

 

问: 有些单元测验里的题视频中没有讲到,还有些课后作业不会做,请问需要准备什么参考资料或是教材吗?

答: 在课程介绍页已说明,视频时长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讲解视频“突出影响中国法律发展的重要法典、重要制度以及重大事件。观看视频之外,学习者还需要阅读教材等学习资料”,请大家阅读学习资料后再做单元测验。如果手边没有资料,可以参看在各章节文档中上传的马志冰老师主编的公法系列教材相应内容。

  

问: 慕课的视频和文档能下载到手机里吗?

答 : 由于涉及版权问题,平台目前仅支持手机APP内视频缓存,不支持WEB端视频下载。文档是可以下载的,进入“课件—文档”页面,在文档右下方有“文档下载”按钮,点击即可。


Q : 学期末结束之后还能看到视频吗?

A : 课程结束后可继续观看。但是新一期课程开课后会关闭上一期课程,需要您参加新一期课程才能观看视频。




 

 






 


 

显示全部
中国政法大学
5 位授课老师
李倩

李倩

副教授

李超

李超

副教授

姜晓敏

姜晓敏

教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269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79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