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提起刑事诉讼,很多人会觉得陌生而熟悉。陌生是因为大多数人并无机会参与其中;而熟悉是因为它又屡屡出现在各类媒体中,仿佛无处不在。新闻画面中犯罪嫌疑人痛哭忏悔,为何不能直接定罪?公检法总是同频出现,三家如何分工?影视剧中律师慷慨陈词,但他为何要为“坏人”辩护?十年沉冤一朝无罪,究竟是不是“迟到的正义”?而这些都与刑事诉讼密切相关。
在本门课程中,我们将从刑事诉讼的基本概念出发,讲述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讨论管辖、回避、辩护、证据、强制措施等问题。随后,我们将沿着刑事诉讼的流程,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最后到执行,一幅刑事诉讼全流程的画卷将徐徐展开。
欢迎大家加入《刑事诉讼法学》的课程学习,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程序正义的魅力!
课程概述
课程性质:教育部高等法学专业本科教育的核心主干课程
课程面向:法学专业学生及对刑事诉讼感兴趣者。
课程内容:一是刑事诉讼法总则,包括刑事诉讼概述、刑事诉讼的主体、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管辖与回避、辩护与代理、证据、强制措施;二是刑事诉讼法分则,包括立案与侦查、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死刑复核、审判监督、执行、特别程序。
课程亮点:课程结合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立足刑事诉讼规范文本与司法实践,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务案例。通过课程学习,您将深入了解我国刑事司法运作机制,也能掌握一定的刑事实务技能,更能增强程序意识与法治理念。
课程视频:共48个视频,每个视频14分钟左右。
课程资源:课程视频、课件、与课程相关的案例、司法解释、学术论文、章节测验、课后作业和讨论题。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最好在已经或同时学习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学习本门课程。
参考资料
(一)教材类
- 陈卫东主编:《刑事诉讼法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
- 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第七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
(二)法条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版)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简称《高法解释》)
- 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简称《高检规则》)
(三)课外阅读材料
- [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
- [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第五版),张凌、于秀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 [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李克强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 林钰雄:《刑事诉讼法》(总论编、分论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卞建林:《中国司法制度基础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3年。
- 陈卫东:《程序正义之路》,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 陈瑞华:《看得见的正义》(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