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述

《分析化学》是湖南大学的一门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线上一流课程),也是一门为化学及相关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系统地掌握获取物质化学组成、含量、状态信息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建立起认识物质的严格的“量”的概念,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相关专业核心课及其专业选修课打好基础。


湖南大学《分析化学》MOOC包括如下三部分内容:


《分析化学(1)》(化学分析)是国家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主要讲授化学分析(包括分析质量保证、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通过分析化学(1)的学习,掌握基本的化学分析方法及其原理,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有关计算,初步具备数据评价能力,初步具备查阅文献、选择分析方法、拟订实验方案的能力,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分析化学(2)》(仪器分析)是根据物质的光、电、声、磁、热等物理和化学特性对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等信息进行分析和测量,是继化学分析后,学生必须掌握的现代分析技术。包括光分析法(吸光光度分析、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荧光、磷光、化学发光分析、现代光谱与成像分析等);电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解与库仑分析法、伏安法与极谱法等);色谱法(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熟悉各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对象及分析过程,了解当今世界各类仪器及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具备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综合能力。


《分析化学(3)》(波谱分析)着重介绍与分子结构和表面结构分析相关的波谱技术,包括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法、综合谱图解析等内容。通过对这些波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波谱特征、解析方法、仪器结构和实验技术的讲解,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与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相关的波谱基础知识、解析技巧、仪器原理和实验技术,熟悉各种波谱技术的解析和应用,并具备综合运用多种谱图技术解析实际样品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养成严格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预备知识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化学原理”、“普通化学”、“无机化学”或“大学化学”中的一门课程、“有机化学”。

授课大纲

第一章 绪论

1.1 绪论

第二章 分析质量保证

2.1 准确度与精密度

2.2 分析测定的误差

2.3 置信度与置信区间

2.4 分析结果的比较

2.5 分析结果的校准和评价

分析质量保证单元测试题

第三章 化学分析法导论

3.1 溶液浓度与酸碱平衡

3.2 质子条件与分布系数

3.3 滴定分析概述

化学分析导论单元测试题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4.1 氢离子浓度的计算

4.2 酸碱滴定指示剂

4.3 酸碱滴定

4.4 终点误差

4.5 酸碱滴定的应用

酸碱滴定法单元测试题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5.1 氨羧配位剂

5.2 副反应系数

5.3 条件稳定常数

5.4 配位滴定曲线

5.5 配位滴定的适宜pH条件

5.6 金属指示剂

5.7 分别滴定

5.8 配位滴定的应用

配位滴定法单元测试题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6.1 条件电极电位

6.2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程度与速率

6.3 氧化还原滴定与终点检测

6.4 滴定误差与预处理

6.5 高锰酸钾法

6.6 重铬酸钾法

6.7 碘量法

6.8 其它氧化还原滴定法与滴定结果的计算

氧化还原滴定法单元测试题

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7.1 沉淀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7.2 重量分析法

7.3 摩尔法

7.4 佛尔哈德法

7.5 法扬司法

7.6 重量分析法示例

沉淀滴定和重量分析单元测试题

参考资料

 主要参考教材: 分析化学(第四版),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组编,

王玉枝、宦双燕、张正奇主编,刘剑波副主编, 科学出版社,2023年4月



参考资料目录


[1] 《分析化学》(第六版)上册、下册, 武汉大学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2018


[2] 《分析化学》(第七版), 华东理工大学等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 《分析化学- 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第四版), 彭崇慧等编, 李娜等修订,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4] 《分析化学》(第二版),邵利民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


[5] 《仪器分析教程》(第二版),叶宪曾、张新祥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6] 《现代仪器分析》(第三版),刘约权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7] 《仪器分析》第三版,张寒琦等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8] F. W. Fifield , Kingston university, and D. Kealey,University of surre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Fifth edition), 2000


[9] 有机波谱分析(第四版),孟令芝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10] 《Quantitative Chemical Analysis》,Li Na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1] 《新分析化学》,张明晓、张春荣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2]《波谱分析》,宦双燕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13] 《有机分析》王玉枝,陈贻文,杨桂法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常见问题

我将从这门课程中学到什么?


1.本课程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化学中的四大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应用化学、化工、轻工、材料、冶金、纺织、环境科学、医学、药学、食品、生物技术、给水排水等类专业的化学基础课。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获取物质化学组成、含量、状态信息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建立起认识物质的严格的“量”的概念,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相关专业核心课及其专业选修课打好基础。



怎么报名,怎么选课?


你需要先有爱课程网的账号,然后从爱课程网首页进入点击“中国大学MOOC”,搜索“分析化学”,就可以找到我们的课程图标。现在还没有开放课程内容,所以只能看到这一页。


开课后,你就可以利用学习页面进行分析化学相应知识点的学习。


特别提醒:请在本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以同一个账号(每次登陆前请确认)登陆学习。


怎样学习?


MOOC课程本质上是完全网上课程,要求学员具有一定的上网条件,能够流畅的观看教学视频。课程的重要信息都会用公告的形式发布,同时抄送学员注册的邮箱。请及时查看。


本课程不允许逾期补交作业。系统会在作业截止前1天给大家发提醒邮件。请网速有问题的学员提前提交作业,不要等到最后几分钟才交作业而造成提交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