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是研究获取物质的化学组成、形态、分子结构等化学信息及相关理论的科学。该课程是化学、化工、环境、生命、材料等专业的基础课程。
课程共32学时,每周开放2学时,主要介绍:误差与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各类分析方法(包括:滴定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核磁共振吸收光谱法和质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组成和分析应用。
学习本课程,您不仅可以加深对分析方法基本原理和仪器结构基础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根据分析任务的要求选择或设计分析方法、评价分析结果、提高创新意识。这些知识和能力,对于以后从事化学化工、环境生态、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工作都有很好的帮助。
本课程采取线上方式授课。
学员需要完成规定章节视频的学习和所有单元测试、讨论、作业、线上期末考试等环节。通过在线上和资源的互动和教师的互动环节,您不仅可以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知识,而且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学能力、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我们一起开启神奇的分析化学MOOC学习之旅吧!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亲爱的学员,为了更好地学习该课程,您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基础知识:
(1)微分、积分的数学处理和意义;
(2)化学平衡的概念和主要影响因素;
(3)原子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
(4)化学键的基本性质和极性、电负性等概念;
(5)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形式;
(6)光、电、磁等物理现象和基本规律。
具备以上知识,您需要完成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或普通化学、和有机化学等课程的学习。
第一章 绪论
1.1 分析化学的性质、任务与作用
1.2 分析化学中的分类方法
1.3 分析化学的变革与发展
1.4 分析基本过程与分析方法选择
第一章 绪论 单元测试
第二章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1-4讲
2.1 误差与准确度
2.2 偏差与精密度
2.3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2.4 误差的分类及特点
第二章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单元测试
第二章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5-12讲
2.5 偶然误差分布的数理统计规律
2.6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2.7 置信度和置信区间
2.8 可疑值的取舍和显著性检验
2.9 误差的传递
2.10 分析方法的选择和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方法
2.11 有效数字
2.12 有效数字的修约及运算规则
习题讲解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1-3讲
3.1 滴定分析法概述
3.2 酸碱平衡及弱酸的分布曲线
3.3 溶液中的其它平衡及pH的计算
第三章 滴定分析习题讲解视频_滴定度例题讲解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4-9讲
3.4 配位平衡和条件稳定常数
3.5 氧化还原平衡和条件电极电位
3.6 沉淀的溶解平衡
3.7 酸碱滴定曲线
3.8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3.9 配位滴定和沉淀滴定曲线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10-13讲
3.10 酸碱指示剂
3.11 金属指示剂
3.12 氧化还原指示剂
3.13 终点误差公式及其应用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14-17讲
3.14 酸碱滴定分析法的应用
3.15 配位滴定分析法的应用
3.16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
3.17 沉淀滴定分析法的应用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例题讲解视频_碘量法例题讲解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例题讲解视频_磷酸盐组成分析例题讲解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例题讲解视频_高锰酸钾法滴定计算例题讲解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 单元测试
滴定分析方案设计
第四章 电分析化学1-4讲
4.1 电化学分析法概述
4.2. 电位分析法基本原理
4.3 参比电极
4.4 离子选择性电极
第四章电分析方法5-6讲
4.5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特性
4.6 电位分析法的应用
第四章 电位分析法例题讲解视频_选择性系数
第四章 电位分析法例题讲解视频_盐酸和NAOH浓度测定
第四章 电位分析法例题讲解视频_标准加入法
第四章 电位分析法例题讲解视频_直接电位法测F-
第四章 电位分析法例题讲解视频_电位分析--二阶微商法
第四章 电分析化学 单元测试
第五章 色谱分析方法1-2讲
5.1 色谱分析法概述
5.2 色谱基础理论
拓展阅读资源
第五章 色谱分析法3-6讲
5.3 气相色谱法
5.4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5.5 高效液相色谱法
5.6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第五章 色谱分析法_例题讲解视频
第五章 色谱分析方法 单元测试
第六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1-3讲
6.1 光分析法概述
6.2 吸收光谱的产生
6.3 朗伯-比尔定律
第六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4-6讲
6.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6.5 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
6.6 定量分析方法
第六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_例题讲解视频
第六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单元测试
第七章 原子吸收分析方法
7.1 原子吸收分析方法概述
7.2 原子吸收基本原理
7.3 原子吸收光谱仪
7.4 测定条件的选择、干扰及其抑制
7.5 定量分析方法
第七章原子吸收分析方法_知识点讲解视频
虚拟实验
章节讨论题
第七章 原子吸收分析方法_单元测验
第八章 波谱分析法1-4讲
8.1 红外吸收光谱法概述
8.2 红外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
8.3 红外光谱仪及制样方法
8.4 有机化合物的基团特征吸收峰
第八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_例题讲解视频
第八章 波谱分析法1-4讲 红外吸收光谱法_单元测验
第八章 波谱分析法5-9讲
8.5 核磁共振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
8.6 弛豫及核磁共振波谱仪
8.7 化学位移
8.8 自旋-自旋偶合
8.9 1H NMR谱图解析与化合物结构确定
第八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_例题讲解视频
第八章 波谱分析法5-9讲 核磁共振波谱法_单元测试
第八章 波谱分析法10-14讲
8.10 质谱仪与质谱法的基本原理
8.11 质谱中离子的主要类型
8.12 有机分子的裂解类型
8.13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质谱
8.14 质谱结构解析
本课程的配套教材:
《分析化学》,主编 刘志广,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ISBN:978-7-04-022670-6;
本教材对应课程学习目标1-5,教材内容可实现对课程知识点的全覆盖,请同学们学习完视频之后,一定要详细阅读教材中的对应部分。
配套的习题指导:
《分析化学学习指导》,主编 刘志广,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ISBN:7-5611-2089-3。
本学习指导对应课程学习目标1-5,每一章节均提供了大量习题和习题详解,同学们学习完视频之后,可以辅助该学习指导进行练习。
本课程的参考教材:
1. 《分析化学》第六版,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9787040500745。该教材对应课程学习目标1-5,但面向对象为理科化学专业学生及分析化学从业者,教材对各类分析方法的介绍更为全面和深入,并且介绍了分析化学领域近十年的最新进展,建议学有余力的学员深入学习;
2.《分析化学——定量分析简明教程》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1-14927-0。该教材可满足本课程前三章教学目标,主要介绍滴定分析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定量分析部分,但对该部分的介绍更为深入,学员可配合该部分内容进行拓展阅读。
3.《Fundamentals of Analytical Chemistry》第九版,作者 Douglas A. Skoog等, Thomson Brooks/Cools 出版社。该教材对应课程学习目标1-4,教材对不断发展的分析化学知识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阐述,实用性和时代感强。教材的习题编排不仅类型丰富多样,而且更多地以解决科学及生活方面的具体问题为目标,极具趣味性、启发性和时代性。学员可配合该部分内容进行拓展阅读。
1、如何开始本课程学习
(1)同学们需要准备一台计算机,一部能够上网的手机,并在手机安装中国大学MOOC客户端“慕课堂”APP;
(2)注册中国大学MOOC的账号,通过课程查询找到本课程,加入课程学习;
(3)在“自我介绍区”板块进行自我介绍,便于师生之间,同学和同学之间彼此熟悉;
(4)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安排课程学习,按时完成习题测试、讨论、考试等教学任务。
2、学习要求:
(1)同学们须在平台要求的时段完成学习任务,包括视频、单元测试,并参与讨论;
(2)按时完成作业和作业互评;
(3)全程参与线下教学环节;
(4)线上测试要求学员秉承诚信原则,独立完成。若发现不诚信行为,成绩按零分处理。
3、学习支持
(1)在学习过程中,如遇到网站或“慕课堂APP”难以登录、无法显示课程资源、无法答题或答案无法提交等问题,请通过QQ群与教师取得联系,由教师联系中国大学MOOC平台方,为大家解决问题。
(2)进行MOOC学习的同学,在线下翻转课堂推荐使用“慕课堂”手机端APP,同学们可通过微信现场扫描教师展示的二维码,即可进入“慕课堂”软件,通过该软件进行学习及互动。
(3)每一章的资源,均包括知识点授课视频、知识点授课视频对应的ppt课件、单元讨论题、单元测试题、拓展阅读文本等。
4、答疑反馈
如果您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欢迎您在答疑区留言,我们会定期对您的问题进行现场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