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残疾人领域的一门应用性课程。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在社会工作的专业框架内理解和认识残疾群体,了解和掌握从事与残疾人有关的社会工作管理与服务所必需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技巧。
课程面向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心理学、特殊教育及康复等相关专业学生开设,通过提高理论认识,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与实务方法帮助残疾人增强社会生活适应力、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融合和整体社会福祉的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结合理论与实训教学两个部分,采用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模式。
本课程考核的重点涉及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理论层面主要包括: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涵义和基本内容、主要理论、价值观与专业伦理、社会支持体系、工作基本模式与主要措施以及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在技能运用层面主要包括:掌握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一般流程和工作技巧、结合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处理各类残疾人的工作实务以及掌握处理工作中的伦理困境的一般方法等方面。总之,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并了解各类残疾的社会工作实务,是便于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需要。
课程结合实践教学内容设有三个考核项目,包括(1)社会工作的通过过程(2)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3)各类残疾人群体的社会工作综合实务
考核评价包括考试、实训考核、方案设计、作业、社会调查、学习态度等方面,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形式,其中平时作业成绩10分,技能考核成绩30分,期末考试成绩60分,总计100分(考核标准见下表)。这种目标导向明确的考核评价模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考核项目 | 类 型 | 形 式 | 分数比重 |
社会工作通用过程 | 小组合作 | 角色扮演与相关报告的撰写 | 10% |
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 个人作业 | 团体或社区方案设计 | 10% |
各类残疾人群体的社会工作综合实务 | 个人作业 | 社会调查或服务项目设计 | 10% |
综合知识考核 | 期末考试 | 闭卷考试 | 60% |
《残疾人社会工作》课程的学习基础是具有一定社会学、社会工作、管理学或特殊教育等专业背景的学生,或将来致力于残疾人福祉提升,从事相关服务的本专科学生。
第一章 绪论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概念解析:残疾与障碍
第二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通用过程
接案与转介
计划制订
预估与收集资料
第三章残疾人社会工作实务模型
残疾人团体工作
残疾人社区工作
残疾人个案工作
第四章残疾人社会工作实务技能
评估的工具及运用
沟通与会谈的技巧
建立良好专业关系
第五章残疾人社会工作具体内容实务运用
残疾人就业中的社会工作介入
残疾人教育中的学校社会工作
残疾人康复中的社会工作介入
第六章各类残疾人群体社会工作实务运用
肢体残疾群体的社会工作实务
视力残疾群体的社会工作实务
听力语言残疾群体的社会工作实务
智力与精神残疾群体的社会工作实务
主要参考书:
1.(英)奥利弗,萨佩著,高巍、尹明译.《残疾人社会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2.(美)Juliet Rothman著,曾守锤、张坤译.《残疾人社会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
3. 周沛等著.《残疾人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4. 奚从清,林清和主编.《残疾人社会工作》,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
网络资源:
1.社会工作网-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https:// sw.mca.gov.cn/
2.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网站:https:// www.cncasw.org/
3. 青翼网-中国社会工作门户网站:https://www.sowosky.com/forum.php
4.中国社会工作网网站:https://www.csw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