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旨在要求学生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及一般声乐作品的内容,并具备一定的范唱能力,能够胜任简谱及五线谱视唱。
对于具有一定声乐基础的学生,要求其进一步提高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能较准确地理解和演唱不同类型的歌曲,具备一定的声乐教学能力。
本课程主要从发声的技能技巧、歌曲处理、歌唱的表现力、舞台的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讲解。通过授课,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声乐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歌唱的呼吸、共鸣、人声分类、常见的毛病及其纠正方法、嗓音保健等。通过声乐技能训练,使学生建立正确声音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正确的发声方法,解决演唱中的语言、吐字、音准、节奏、歌曲处理等问题。能较好地演唱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中外艺术、流行、通俗、美声、民族歌曲。
各个环节合成的总成绩为60,即为及格
基本乐理知识、音乐欣赏基本理论、简谱视唱
【第一章】 美声歌曲《祖国万岁》演唱与欣赏
1、教学目的和要求:
基本功(呼吸方法)练习与巩固
演唱2-3首美声歌曲作品
2、教学内容 :
实践教学环节
(1)声音的基础练习
(1)演唱歌曲
理论教学环节
对声乐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特色、作品结构进行分析。
3、重点、难点:
重点:气息和呼吸的协调运用。
难点:气息支持。
4、教学手段与过程: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5、考核办法:演唱歌曲。
6、本章思考题:关于声乐演唱气息如何协调。
【第二章】 民族歌曲演唱与欣赏
1、教学目的和要求:
(1)在巩固声区的基础上扩展音域练习。
(2)语音正腔练习。
(3)演唱2-3首民族歌曲作品。
2、教学内容 :
实践教学环节
(1)声音的基础练习
(2)演唱歌曲
理论教学环节
对军旅声乐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特色、作品结构进行分析。
3、重点、难点:
重点:中声区的音区的拓展练习
难点:换声区的过渡。
4、教学手段与过程: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5、考核办法:演唱歌曲。
6、本章思考题:中声区向高声区过渡的时候注意事项。。
【第三章】 完整的表达声乐作品
1、教学目的和要求:
(1) 较完整的表达声乐作品
(2)意大利语的初级练习
(3) 2-4首声乐作品(中外均可),其中应包括1-2首意大利语作品
2、教学内容 :
实践教学环节
(1)声音的基础练习
(2)演唱歌曲
理论教学环节
对声乐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特色、作品结构进行分析。
3、重点、难点:
重点:歌曲完整性练习
难点:意大利语言的学习。
4、教学手段与过程: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跟有关多媒体工具学习意大利语。
组织有关声乐观摩活动
5、考核办法:演唱歌曲。
6、本章思考题:演唱作品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音色训练
1、教学目的和要求:
(1)巩固声音状态
(2)美化声区音色。
(3) 掌握2-4首中外艺术歌曲
2、教学内容 :
实践教学环节
(1)声音的基础练习
(2)演唱歌曲
理论教学环节
对声乐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特色、作品结构进行分析。
3、重点、难点:
重点:音色美化和修饰;
难点:气息的运用和美化音色的配合。
4、教学手段与过程: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学生演唱歌曲的乐感和处理方面要增强练习。
5、考核办法:演唱歌曲
6、本章思考题:艺术歌曲演唱注意事项
【第五章】 音区拓展
1、教学目的和要求:
(1)恢复并巩固声音状态
(2)分析、处理假期作业
(3)在原来的声区的基础上上下拓展音区。
2、教学内容 :
实践教学环节
(1)声音的基础练习
(2)演唱歌曲
理论教学环节
对声乐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特色、作品结构进行分析。
3、重点、难点:
重点:拓展音区;
难点:如何在稳定原来的声音状态上拓展音区。
4、教学手段与过程:
教师示范,学生模范
演唱难度略高的作品,配合音区拓展练习。
5、考核办法:演唱歌曲。
6、本章思考题:协调声音的方法
【第六章】 中国民歌演唱
1、教学目的和要求:
声音集中训练,位置统一。
音色亮度
掌握4-5首中国民歌。
2、教学内容 :
实践教学环节
(1)声音的基础练习
(2)演唱歌曲
理论教学环节
对声乐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特色、作品结构进行分析。
3、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民歌的演唱特点;
难点:民歌的演唱韵味的把握。
4、教学手段与过程: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通过讲解和视听,摸索民歌演唱风格的把握。
5、考核办法:演唱歌曲
6、本章思考题:解析云南民歌《小河淌水》。
【第七章】 语音正腔练习
1、教学目的和要求:
德语语言的学习和演唱。
掌握2-3首德语歌曲。
2、教学内容 :
实践教学环节
(1)声音的基础练习
(2)演唱歌曲
理论教学环节
对声乐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特色、作品结构进行分析。
3、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德语发音;
难点:德语发音的卷舌音
4、教学手段与过程: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学生根据多媒体软件学习德语发音。
5、考核办法:演唱歌曲。
6、本章思考题:德国艺术歌曲与意大利艺术歌曲演唱差异。
【第八章】 歌剧演唱
1、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歌剧的基础知识
(2) 体会歌剧中剧情与角色心理
(3) 学习适合学生声部以及音色演唱的3-4首中外歌剧作品
(4) 温习与巩固两个学年所学的声乐作品以及技能技巧,为进一步选修作准备
2、教学内容 :
实践教学环节
(1)声音的基础练习
(2)演唱歌曲
理论教学环节
对声乐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特色、作品结构进行分析。
3、重点、难点:
重点:歌剧演唱的技巧;
难点:声音技巧的掌握。
4、教学手段与过程: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通过视听,了解演唱的歌剧的相关知识,更好为演唱做准备。
5、考核办法:歌曲演唱
6、本章思考题:普契尼的音乐风格。
《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一)、(二)、(三)罗宪君、李滨荪、徐朗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
《声乐曲选集·外国作品》(一)、(二)、(三),罗宪君、李滨荪、徐朗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
《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四),徐朗、颜蕙先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意大利歌曲集》尚家骧编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55年.
《中国声乐作品选》,徐朗、颜蕙先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
《外国声乐作品选》,徐朗、颜蕙先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
1、如何鉴别自己的嗓音属于那种嗓音类型?
2、声乐作品分析需要具备哪些音乐知识?
3、通俗、流行、美声三种唱法是如何界定?
4、自己怎么创作一些小型的声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