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在中央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体系框架内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民族问题的讲话内容,构成12个专题。每专题下设4~5讲微课,加上导言和结语各一讲,共有微课56讲。这56讲微课,每一讲都与中国梦息息相通,每一讲都是中华民族共有家园建设的微言大义,故而统称“民族大义56讲”。它的前身是在“民族大义12和”课堂实录基础上切分的107个知识碎片,2013年作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打资源上传,同时配以“习研演练”翻转课堂,形成本校最初的“私播课”。为贯彻落实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2015年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特重新设计,由龚永辉、杨社平、郭亮、梁鑫四人联讲,制成“民族大义56讲”原创版。随即通过“翻转课堂”展开“习研演练”,在课堂位育、课际链接乃至校际链接的基础上寻求刷新,现在推出的已是11所高校25位同行联袂主讲的升级版。希望通过更多志同道合者参与刷新,成为更加富有魅力的“民族大义56讲”。
在大规模在线学习环境里,学习者可以直接通过在线学习完成认证,通过认证者还可以申请参与刷新。 无论是谁、从什么角度、以什么创意刷新,“民族大义56讲”的根本宗旨不变,基本格局不变。其根本宗旨就是:让和谐化成民族的素质,怀壮志走向祖国的明天。其基本格局就是“民族大义56讲”构成的以下12个专题: 1、生成于中国本土的民族概念;2、民族历史范畴及其族性规律;3、我们所处历史阶段的族性国情;4、国家治理视角的民族问题概念; 5、依法保障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6、守望相助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7、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 9、 加快发展民族文化和建立公共服务体系; 10 加强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 11、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12、担当民族大义守护中华民族共有家园。在这12专题的框架内,以不断刷新的56讲引导习研演练,构成具有讲习性质的课程。
分值比
课程测验:50%(完成每一讲微课视频观看后的测试题)
讨论:30%(按内容质量获取分数 ,满分为“课堂讨论”中回复内容被赞的数量大≥20)
期末考试:20%
成绩
合格:60≤得分<85
优秀:85≤得分
成绩合格以上获得电子版课程结业证书(免费),纸质版认证证书工本费100元/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
(3)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体系
(4)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概念
(5)跨境民族与中外历史知识
讲习入门
第1讲 民族大义:守望共有家园的根本信念
第一专题 历史生成于中国本土的民族概念
第2讲 民族概念:出自中国本土的特优资源
第3讲 族性特征:就像五声音阶随指成心曲
第4讲 宗教影响:由于认同和信仰的相互缠绕
第5讲 民族识别:实事求是确认五十六族成份
第二专题 民族历史范畴及其族性规律
第6讲 原生民族:在氏族部落瓦解后实现重组自然有复合性
第7讲 次生民族:在民族过程中交融聚合也都必然有一体性
第8讲 民族上限:从部族之争看近代舶来狭义民族的片面性
第9讲 民族下限:历史上的交融聚合不等于民族的最终消亡
第三专题 我们所处历史阶段的族性国情
第10讲 繁荣发展:民族范畴的社会主义阶段特征
第11讲 共同因素:交融发展中的族性再生基础
第12讲 一特双差:随民族发展的规律持续再生
第13讲 族性国情:统一多民族是我国特色优势
第四专题 国家治理视角的民族问题概念
第14讲 民族问题:观念变迁一如月相有阴晴圆缺
第15讲 自身发展:拨云探月察民族问题族内元素
第16讲 三大关系:民族问题转换生成的敏感领域
第17讲 五个共性: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系统特征
第五专题 依法保障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第18讲 各族一律:我国民族平等的若干特征
第19讲 全面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第20讲 家有家规: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
第21讲 神圣义务:各族人民共同维护国法尊严
第六专题 守望相助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
第22讲 族依族性:顺规律推进交融共乐
第23讲 全民创建:团结进步活动与时代同行
第24讲 有序嵌入:协力外来族众搞好城市位育
第25讲 以心换心:全社会协力融洽民族感情
第七专题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26讲 两个结合: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
第27讲 把握关键:帮助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第28讲 只增不减: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支持绵绵用力
第29讲 全面协调:以差别化支持政策确保同步小康
第30讲 优先布局:着力提升民族地区的产业层次
第八专题 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
第31讲 盘活资源: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比较优势
第32讲 保护生态: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第33讲 扶贫攻坚:以精准战略决战决胜主战场
第34讲 边疆建设:放眼世界棋局搞好开放开发
第35讲 咬定青山:切入根源解决共同发展问题
第九专题 加快发展民族文化和建立公共服务体系
第36讲 民族教育:夯实团结进步事业的共同基础
第37讲 民族文化:崇创造尚创新推进转化和发展
第38讲 公共文化:建立覆盖民族地区的服务体系
第39讲 社会保障:编织民族地区民生兜底安全网
第40讲 医疗卫生:改善族区条件兼顾传承和发展
第十专题 加强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
第41讲 关键大事:做好民族工作离不开民族干部
第42讲 三个特别:高标准打造民族地区干部队伍
第43讲 选贤任能:让政治过硬的民族干部挑大梁
第44讲 战略任务:开发和应用民族地区人才资源
第45讲 重在落实:大力培养民族地区的建设人才
第十一专题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第46讲 五个并存:现阶段民族工作环境新特征
第47讲 道路自信:通过八个坚持走向伟大复兴
第48讲 工作主题:共同团结奋斗和繁荣发展
第49讲 守望相助:加强民族团结的政策目标
第50讲 一体复兴:促进共同发展的政策目标
第十二专题 担当民族大义守护中华民族共有家园
第51讲 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要自觉维护国家统一
第52讲 维护主权:反对外来势力插手我国民族事务
第53讲 四个全面:做好民族工作的政治保障
第54讲 五个认同:解决民族问题的精神保障
第55讲 凝聚国魂:积极培育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结课陈情
第56讲 精诚研习:民族大义修养重在自我位育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创新观点面对面》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 民族出版社2015年
《让和谐化成民族的素质》龚永辉著 民族出版社 2014年
《民族大义十二和建导纲要》 龚永辉主编 广西民族出版社 2012年
《民族意识调控说》龚永辉著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