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述

《电子产品创新设计》是电子信息专业群、物联网技术等专业技术平台课程,是解决该专业中在制造业方面培养设备的维修、调试、开发及培养创新电子产品设计与实现的高级应用人才问题。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学生在修完“数字电路基础”、“模拟电路基础”、“C语言”、“单片机技术应用”、“安卓”以及“嵌入式系统”等课程后,通过该课程的知识点在具体电子产品设计渗透、融入及实践,培养学生对基于创新类电子产品的设计、调试和维修能力,并在课程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形成职业能力打好基础的同时,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挑战杯”、全国iCAN大赛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证书要求

60分以上及格

预备知识

c语言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单片机技术

授课大纲

国家级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源库

电子产品创新设计课程标准

电子产品创新设计课程标准

建设学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制订人倪瑛资源库二维码 资源库课程网址 

 

(一)基本信息

课程类型:创新创业类

适用对象:所有电类专业

开课时间: 第四学期

学时安排:总学时:48,讲授学时:24,实践学时:24  

(二)性质与任务

1.课程定位

《电子产品创新设计》是电子信息专业群、物联网技术等专业技术平台课程,是解决该专业中在制造业方面培养设备的维修、调试、开发及培养创新电子产品设计与实现的高级应用人才问题。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

 

2.课程性质

学生在修完“数字电路基础”、“模拟电路基础”、“C语言”、“单片机技术应用”、以及“嵌入式系统”等课程后,通过该课程的知识点在具体电子产品设计渗透、融入及实践,让学生掌握电子产品开发的一般流程,培养学生对基于创新类电子产品的设计、调试和维修能力,并在课程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形成职业能力打好基础的同时,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挑战杯”、全国iCAN大赛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培养学生如何在电子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中申报专利保护知识产权。

 

3.双创特色

本课程通过典型案例的介绍和深入分析,让学生掌握电子产品设计的思路和实现方法,掌握在电子产品设计中常用到的关键技术,以及具体的实现模块,引导学生如何将这些关键技术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课程的双创特色主要体现在:

(1)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思维,设计自己的创新电子产品;

(2)培养保护知识产品的意识,掌握专利申报的方法和技巧;

(3)将新技术元素融入电子产品设计中,打造电子产品的特色之处;

(4)以赛促学,激发学生学习和设计的积极性。

 

(三)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

1)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性能、特点、主要参数、识别与检测方法;

(2)数字逻辑电路制作与测试能力;

(3)C语言开发能力;

4)常用传感器模块的使用能力;

5)传感器模块与单片机接口设计的能力;

6)常规显示模块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与程序编写能力;

7创新电子产品设计、调试、维修、改造能力;

8)创新电子产品的开发设计能力;

9)电子产品的外观设计能力;

10)无线通信在电子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能力;

11资料查询、收集、分析、归类应用能力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正确评价信息的能力;

5)培养学生展示自己的技能目标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与应变能力;

4)培养学生的质量、成本、安全意识;

5)培养学生提高可信度的能力;

6)培养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四)实施保障

1.教学条件

由于本课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有些知识点需要边讲边实践,另外学生不仅仅停留在软件仿真,还需要进行硬件设计和软硬件联调,建议在实训室开展,并配套焊接设备、测试仪器仪表、3D打印机。学生或实验室的电脑需要有multisimkeil proteus 软件、和下载工具。除此之外,需要配备电子元器件等,因此还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

 

2.教学方法

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必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的讲授与辅导为辅。即老师指导下,学生确定研讨主体、自主学习、展开研究讨论,用以开拓思路、锻炼思维、培养能力、创新观念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学习行为来完成的。它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创新和应用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渠道,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且给学生留下足够反思、创新的余地和空间。学生的学习时间从上课时间延伸到课前、课后。

 

3.师资要求

上课的教师必须有相关模电、数电的知识,能设计相关应用电路,具备C语言编程的能力,有从事过单片机开发的经历,最好有带电子设计大赛或指导学生创新发明的经验。

 

4.教学资源

1学习资料资源:

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教辅材料、多媒体课件、实训工作规范、网络资源、计算机软件项目资料等均为课程教学资源。

2信息化教学资源:

校内有单片机精品课程网站、电子产品创新设计开放课程、校外有国家应用电子资源库《单片机技术》课程网站等。

3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议

望不断完善网站内容和案例,与时俱进。

4课程资源的使用建议

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取材合适;符合认知规律,逻辑性强,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建构;媒体资源使用恰当,和传统教学方法相得益彰,互动性好;文字、符号、公式、计量单位符合国家标注或惯例;教师教学中不能过分依赖课件,尤其是文字表述内容。

 

(五)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

 

序号单元主要内容教学设计课时1电子产品创新设计的认知电子产品创新设计的重要意义;电子产品设计的基本流程;电子产品创新设计的发展平台;优秀作品的分析与展示;专利申报的方法和技巧本单元首先通过优秀作品的视频向学生展示电子产品创新设计的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典型的设计案例介绍电子产品设计的流程;分析优秀作品案例,使学生了解在电子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中常用到的关键技术;最后培养学生养成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掌握书写专利申报书和材料的方法和技巧。42波形发生器的设计波形发生器的设计概述;     方波发生电路设计;三角波发生电路设计;矩形波发生电路设计;正弦波发生电路设计;电路调试及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本单元首先从波形发生器的设计需求分析出发,引出常见的波形概念及特征。在本设计中融入了常见的几种波形,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矩形波。分析了基于555和358的方波、矩形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的电路设计,并通过仿真软件Multisim进行仿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最后焊接并调试波形发生器电路。83基于DS1302的时钟设计基于DS1302时钟设计的功能分析;单片机最小系统; DS1302时钟芯片及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设计;显示模块的设计及单片机的接口电路设计;关键模块程序设计与分析;整体电路设计与调试首先通过视频展示基于DS1302的电子时钟的设计效果和功能,分析其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通过对模块电路与单片机的接口硬件电路设计和程序分析,让学生掌握各种模块的灵活运用,以及如何将这些模块移植到自己的作品中。另外通过电子CAD设计原理图和PCB版,并了解PCB版刻制的流程。124智能花盆的设计智能花盆的设计功能分析;     设计基础理论介绍;温湿度传感器模块电路与单片机接口的设计;光照传感器模块电路与单片机接口的设计;土壤湿度传感器模块与单片机接口的设计;继电器与单片机接口的设计;电磁阀与单片机接口电路的设计;液晶显示屏与单片机接口的设计;关键模块程序设计与分析;整体电路设计与调试;3D打印电子产品的外观模型首先通过视频展示智能花盆的设计效果和功能,分析其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通过对模块电路与单片机的接口硬件电路设计和程序分析,让学生掌握各种模块的灵活运用,以及如何将这些模块移植到自己的作品中。除此之外,使学生了解到如何设计安卓的控制界面和如何利用3D打印实现个性化作品外观的设计和打印145图书馆座位检测装置的设计图书馆座位检测装置的功能分析;zigbee基本原理; zigbee无线串口模块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设计;TFT串口屏与STM32接口电路设计;关键模块程序设计与分析;整体电路设计与调试首先通过视频展示图书馆座位检测装置的设计效果和功能,分析其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如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技术、串口屏等。通过对模块电路与单片机的接口硬件电路设计和程序分析,让学生掌握各种模块的灵活运用,以及如何将这些模块移植到自己的作品中。10

 

(六)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1.考核方式

在呈现评价结果时,应注重体现综合评价和要素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区分课程考核评价和提交的作品考核评价两份成绩。

其中课程考核评价分为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个部分。课程考核评价中的考试成绩按照理论教学中知识的预期成果要求用笔试进行考核。平时成绩的考核评价通过课堂教学各种不同教学活动方式下的表现记录进行综合评定,如上课考勤、作业完成、实验完成等情况。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创新电子产品,在课程结束后提交。教师对学生提交的作品进行评定,并给出作品考核评价成绩。

2.评分办法

考核内容平时成绩考试成绩提交作品比例20%40%40%

 

(七)教材与参考书

1. 建议教材

   目前尚无合适的正式出版的教材。

2. 参考书目

1)戴娟、倪瑛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高教出版社,20174

2)唐俊杰《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3)吴坚《单片机C语言》 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    20081

4)朱永金 单片机技术基础(C语言)劳动 2007

5ZigBee技术开发——CC2530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

6)刘火量 STM32库开发实战指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5

3. 推荐网站

   https://www.dpj100.com/ 单片机学习家园

https://www.21ic.com/中国电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