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是化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突出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课程主要内容为有机化学基本理论,结构以及有机化合物,包括烷烃、烯烃与炔烃、脂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与醚、醛与酮、羧酸及其衍生物、有机含氮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
2017年底,中国化学会颁布了《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2017)》,本课程依此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进行了修订。
本课程采用脂肪族和芳香族混编体系,以有机化学研究内容即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物理性质、波谱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备等为主线,组织教学体系和内容,强调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突出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课程内容系统完整,重点难点突出。本课程适用于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和环境工程等工科专业,也同时适用理科化学专业,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适合研究导向型教学方法的实践。
北京化工大学有机化学课程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设课以来,一直是学校重点建设的核心课程,八十年代被列为学校的A类课程,九十年代被评为样板课程, 2004年被评为校精品课程,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200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09年被评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本课程教学团队是北京化工大学国家级化学教学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由两名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主讲。让我们在教学名师的带领下,一起徜徉在有机化学的缤纷世界中,感受有机化学的魅力,体验有机化学带来的激情吧!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基础化学 或 无机化学
第一章 绪论
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1.2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1.3 共价键的性质
1.4 共轭分子
1.5 电子效应
1.6 有机反应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法(2017)
2.1 有机化合物的构词概要
2.2 母体氢化合物
2.3 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本方法
2.4 烃的衍生物命名
第二章 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法(2017)
第七章 不饱和烃
第1节 烯烃
第2节 炔烃
第3节 共轭二烯
第4节 脂环烃
第七章 不饱和烃
第九章 卤代烃
第1节 卤代烃、取代反应
第2节 卤代烃、消除反应
第3节 卤代烃与金属的反应
第九章 卤代烃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3.1 构造异构和顺反异构
3.2 对映异构
3.3 有机物分子的构象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四章 物理性质
第四讲 物理性质
第四讲 物理性质
第五章 波谱性质
第1节绪论和紫外
第2节红外
第3节NMR
第4节质谱
第五章 波谱性质
第六章 烷烃
第1节 烷烃
第六章 烷烃
第八章 芳烃
第1-2节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第3节(上) 多苯芳烃、非苯芳烃
第3节(下)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律
第八章 芳烃
第十章 醇酚醚
第1节 醇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第2节 醇的化学性质
第3节 酚的结构
第4节 酚的化学性质
第5节 醚
第十章 醇酚醚
第十一章 醛酮醌
第1节 醛和酮的结构与性质
第2节 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
第3节 醛酮的氧化
第4节 醛酮的还原
第5节 醛和酮的a-H反应
第6节 α、β-不饱和醛酮的反应
第7节 芳香族醛酮的反应
第8节 醌
第十一章 醛酮醌
第十二章 羧酸
第1节 羧酸的结构与性质关系
第2节 羧酸的酸性和成盐反应
第3节 羧酸羧基中的羟基被取代、羧酸衍生物的生成及还原反应
第4节 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5节 羧酸及其衍生物-取代羧酸
第6节 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化学性质和酰基碳上亲核取代
第7节 羧酸及其衍生物-羧酸衍生物
第8节 羧酸及其衍生物-羧酸衍生物的还原反应
第9节 羧酸及其衍生物-羧酸衍生物 α-H 的反应
第10节 酯的高温消除反应、酰卤的活性及与钠盐反应、酸碱性及脱水反应、霍夫曼酰胺降级反应
第11节 β-二羰基化合物
第12节 诺文葛耳缩合反应、迈克尔加成反应、碳酸酯和原酸酯
第十二章 羧酸
第十三章 含氮化合物
第1节 硝基化合物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第2节 胺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第3节 有机含氮化合物-季铵盐和季铵碱
第4节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第5节 氢化偶氮苯、亚硝基苯、腈、异腈和异氰酸酯
第十三章 含氮化合物
第十五章 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和合成制备
第1节 有机化合物的来源
第2节 烃和卤代烃的制备
第3节 有机含氧化合物的制备
第4节 硝基化合物和胺的制备
第5节 有机合成、有机物分离精制和有机分析
第十五章 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和合成制备
鲁崇贤, 杜洪光, 《有机化学(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
邢其毅, 裴伟伟, 徐瑞秋, 裴坚, 《基础有机化学(第4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2017),科学出版社
K. Peter C. Vollhardt, Neil E. Schore, Organic Chemistry----Structure and Function, 7th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