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述

“电路分析”课程是高等学校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电类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必考课程,在电类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中起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该课程既有很强的基础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先进性,是国内外高等院校非常重视的一门课程。该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项目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工作。该课程现有主讲教师3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名,讲师1名,都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形成了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该课程的教学条件非常丰富,既有120间多媒体教室供选用,也有4间专用的课程设计工场,还有300多万的专用设备,本研究团队共同创建了1个省级研究基地(湖南省教育科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研究基地)、2个省级教学科研团队(基于Web3D的儿童虚拟交互学习环境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科研团队和小学信息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3个省级中心平台(湖南基础教育数字资源研究开发中心、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实验中心、教育信息技术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

证书要求

本课程考核方式:采用100制,线上考查方式

 

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学习好微积分、微分方程等方面的知识

授课大纲

第四章 电路定理

第9讲 叠加定理

第10讲 戴维宁定理

第11讲 诺顿定理

第12讲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第一章 电路模型与电路定律

第1讲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第2讲 电路元件

第3讲 电源

第4讲 电路的基本定律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第5讲 电阻的等效变换

第6讲 电源的等效变换

第六章 相量法

第17讲 正弦量

第18讲 相量法

第三章 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第7讲 支路(回路)电流法

第8讲 结点电压法

第七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第19讲 阻抗与导纳

第20讲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第21讲 功率与功率因数

第五章 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第13讲 换路定理

第14讲 零输入响应

第15讲 零状态响应

第16讲 全响应

第八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第22讲 互感

第23讲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

第24讲 变压器

第九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25讲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

第26讲 RLC并联电路的谐振

第十章 三相电路

第27讲 三相电路

第28讲 三相电路的功率

参考资料

[1] 邱关源,罗先觉.电路(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

[2] 廖丽娟.电路与信号分析基础.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3] 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

[4] 周守昌.电路原理上、下册(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胡翔俊.电路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