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对于毕业生在师德规范、教育情怀、保教知识、保教能力、班级管理、综合育人、学会反思、交流合作八个方面的毕业要求都高度支持。该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幼儿园课程理念和实践之间转换过程的学科,旨在培养高师学前专业学生设计与组织幼儿园课程的能力。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在整个教学计划中,该课程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所介绍的内容是幼儿园教师必须掌握,不可缺少的知识。
本课程坚持立德树人导向,融入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实施全过程课程思政教育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有机融合,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致力于开启学生内在潜力和学习动力,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常识,获得一个关于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概念,养成具有一定教育素养的课程观,同时联系幼儿园课程实践,从现实中的问题情境入手,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将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的能力,掌握幼儿园课程组织与设计的能力,使学生对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论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地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打下良好基础。依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学前教育专业认定标准、国家级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设计了本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
1.信念与情怀
培养具有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和相应的教育情怀、依法执教的学前教师。认同幼儿园教育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尊重幼儿人格、保护幼儿权利,未来在教育过程中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富有爱心、责任心、细心和耐心,做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2.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明确幼儿园课程学习的意义,懂得并掌握幼儿园课程组织的任务、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基本原理;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的一般规律方法、当代具代表性的课程方案以及早期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趋势;获得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常识,获得一个关于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概念,养成科学课程观,掌握幼儿园课程组织与设计的能力,为入职后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3.实践与反思
创造条件,通过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幼儿园园本课程分析、主题分析、主题设计、经典课程方案分析等研究性学习项目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好的合作学习和研究实践能力,自觉地把知识、理论转化为能力;学会反思,具有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参与、组织专业团队开展互助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1.师德规范
| 热爱祖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思想、政治、理论和情感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遵守幼儿园教师职业规范,熟悉党和国家关于幼儿教育的政策与法规,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 课程目标1 |
2.教育情怀 | 具有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专业自觉性和事业心,认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尊重幼儿人格、保护幼儿权利,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富有爱心、责任心、细心和耐心,能够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 课程目标1 |
3. 保教知识 | 具有扎实的科学、人文和艺术素养;掌握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熟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注重相关知识的联系和整合;掌握幼儿园保育和教育教学的知识、基本方法与策略。
| 课程目标2 |
4. 保教能力 | 具有支持和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保教能力;具有整合运用幼儿保育和教育的知识,科学规划并有质量地组织实施一日生活活动的能力;具有创设和利用环境,科学设计和组织游戏、教育教学等活动的能力;具有观察、记录、分析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能力;具备评价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 | 课程目标2 |
5.班级管理 | 有较强的幼儿园班级管理能力。能依据幼儿园的实际建立班级的秩序与规则;能合理规划利用时间与空间,积极开展班级环境创设;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师幼关系和家园合作关系,营造尊重、平等、积极、轻松的班级氛围。 | 课程目标2 |
6.综合育人 | 能尊重幼儿身心、社会性、情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注重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理解园所文化和一日生活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掌握环境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特点,具有整合利用幼儿园、家庭与社区等多方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能力。 | 课程目标2 |
7. 学会反思 | 能结合就业愿景制定相应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研究和自我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及前沿动态,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能较熟练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与技能,运用批判性思维探究与分析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并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 课程目标3 |
8.交流合作 | 认同学习共同体的价值,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的方法与技能,具有参与、组织专业团队开展互助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 课程目标3 |
四、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 | 支撑的课程目标 | 学时安排 |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 课程目标1、2、3 | 3 |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目标
| 课程目标1、2、3 | 7 |
第三章:幼儿园课程内容
| 课程目标1、2、3 | 3 |
第四章:幼儿园课程实施
| 课程目标1、2、3 | 6 |
第五章:幼儿园课程评价
| 课程目标1、2、3 | 3 |
第六章: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 课程目标1、2、3 | 4 |
第七章:西方经典幼儿园课程方案与发展趋势
| 课程目标1、2、3 | 6 |
第八章:中国经典幼儿园课程方案与发展趋势
| 课程目标1、2、3 | 4 |
学时合计 | 36 |
一、单元测试20%
二、讨论20%
三、作业60%
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本课程的考核采用理论研究和实际分析运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所学理论进行研究论文形式提交,并针对幼儿园课程实践进行方案设计;同时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联系幼儿园课程实际调查评析并写出调查分析报告。除上述考核外,学生必须完成18小时的幼儿园实践考察。
论文不少于5000字,30%;方案设计40%;调查报告不少于5000字,30%。
1.园本课程分析报告一份
2.主题设计分析一份
3.设计主题一个,写明设计思路
4.幼儿园见习作业:集体教学活动实录与评析、区域活动观察记录与评析、生活活动实录与评析
先修课程: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3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课程的概念,理解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的区别与联系
2.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含义,明确幼儿园课程必须关注传统文化
3.掌握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强调其奠基性,明晰幼儿教师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课程内容】
1.1课程概述
1.2幼儿园课程的含义
1.3幼儿园课程的性质
【重点】
理解幼儿园课程的含义。
【难点】
理解课程的要素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目标(7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依据,明确国家教育方针与发展规划
2.了解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体系,掌握相关法规政策,树立专业情怀
【课程内容】
2.1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与依据
2.2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体系
2.3保教目标的内涵
2.4领域目标的内涵
2.5年龄阶段目标的内涵
2.6单元目标的制定
2.7活动目标的制定
【重点】
熟悉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体系。
【难点】
掌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第三章:幼儿园课程内容(3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强调儿童发展需求和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2.理解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了解中国幼教先辈的探索,培育专业情怀
【课程内容】
3.1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含义
3.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
3.3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
【重点】
掌握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难点】
了解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
第四章:幼儿园课程实施(6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含义,明确专业特点,培育专业情怀
2.了解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强调为人师表、立德树人的师德要求
【课程内容】
4.1课程实施的含义与取向
4.2幼儿园课程的实施途径
4.3集体教学活动
4.4区域游戏活动
4.5生活活动
4.6家园共育
【重点】
掌握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
【难点】
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课程价值
第五章:幼儿园课程评价(3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意义,掌握中国幼儿教育家的评价探索,巩固专业思想
2.了解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要素与基本原则,明确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树立个性化教育思想
3.掌握学习故事的评价模式,鼓励探究本土化评价模式,树立专业理想
【课程内容】
5.1幼儿园课程评价概述
5.2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要素与基本原则
5.3学习故事
【重点】
熟悉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要素与基本原则。
【难点】
掌握学习故事的评价模式
第六章:幼儿园课程游戏化(4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含义,巩固专业思想,培育教育自信
2.了解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理论依据,理解教育家的游戏教育情怀
3.掌握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基本要求和路径,鼓励探究性学习,树立专业理想
【课程内容】
6.1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含义
6.2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理论依据
6.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基本要求
6.4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路径
【重点】
熟悉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基本要求和路径。
【难点】
理解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含义与方式
第七章:西方经典幼儿园课程方案与发展趋势(6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西方经典幼儿园课程方案,了解张謇“祈通中西”校训的含义,培育教育情怀
2.了解西方幼儿园课程发展趋势,鼓励创新性本土化探索,树立专业理想
【课程内容】
7.1蒙台梭利教育法
7.2直接教学模式
7.3凯米-德弗里斯课程
7.4高瞻课程
7.5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
7.6西方幼儿园课程发展历程与趋势
【重点】
掌握西方经典幼儿园课程方案。
【难点】
了解西方幼儿园课程发展历程
第八章:中国经典幼儿园课程方案与发展趋势(4课时)
【学习目标】
1. 熟悉中国经典幼儿园课程方案,学习中国幼儿教育家的感人事迹,培育家国情怀和教育情怀
2.了解中国幼儿园课程发展历程,巩固专业思想,树立专业理想
【课程内容】
8.1五指活动课程
8.2行为课程
8.3生活课程
8.4中国幼儿园课程发展历程与趋势
【重点】
熟悉中国经典幼儿园课程方案。
【难点】
理解中国幼儿园课程发展历程
教材:
吉兆麟等著,幼儿园课程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主要参考书:
(1)冯晓霞主编,幼儿园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简楚瑛著,学前教育课程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施良方主编,《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
(4)[美]小威廉姆 E.多尔 著,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5)虞永平著,幼儿园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6)朱家雄著,幼儿园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7)王春燕著,幼儿园课程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1.什么是幼儿园课程?
2.幼儿园课程要素包括哪些?
3.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4.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原则有哪些?
5.幼儿园课程实施途径有哪些?
6.幼儿园课程评价功能是什么?
7.园本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8.当代幼儿园课程经典方案有哪些?
9.为什么学生必须完成18小时的幼儿园实践考察(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