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述

机械制图课程的核心技能是掌握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训练获得一定的机械图样的识读能力﹑绘制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手工绘图的实际技能。

本课程以形体的视图绘制、机件图样和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简单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等内容安排,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机械零件图的识读及绘制过程为载体组织项目课程内容,组织学生按照国家标准较快地、准确地阅读及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培养学生绘图与识图的基本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证书要求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

权重

过程考核

学习态度

学生出勤情况、作业练习完成情况、课堂回答问题等

20

项目任务

图样识读与绘制、尺寸及技术要求标注、图面质量

40

结果考核

理论考试

期末考试成绩

40


授课大纲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B类)

课程名称:机械制图

课程编码:20212001

课程类型:理实一体化

开课部门:专业基础部

规定课时:96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面向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与自动化、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农业装备应用技术、工程机械运用技术等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及其有关规定,掌握机件的各种表达方法及其合理应用,掌握典型机械零件图及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方法。

2.课程定位

机械制图课程是制造大类专业基本能力课程,该课程的核心技能是掌握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训练获得一定的机械图样的识读能力﹑绘制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手工绘图的实际技能。机械制图课程是根据制造大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机械零部件加工、检测及装配工作任务来设置的。

前导课程:高中阶段的平面及立体几何。

后续课程:机械基础、钳工与机加工实训等。

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内容设计重在培养学生识读与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围绕机械零部件设计特点和能力要求,通过具体典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和加工工艺等技能入手,依据机械零部件设计原则和机械制图项目课程要求,组织学生按照国家标准较快地、准确地阅读及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培养学生绘图与识图的基本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导向课程思想,本课程根据制造大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机械零部件加工、检测及装配技能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展开以形体的视图绘制、机件图样和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简单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等内容安排,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机械零件图的识读及绘制过程为载体组织项目课程内容。

本课程对制造大类专业方向共开设96课时,其中实践课时占48课时。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a-1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及其有关规定;

a-2:熟悉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a-3掌握基本体和组合体的投影特性及投影作图;

a-4掌握机件的各种表达方法及其合理应用;

a-5掌握典型机械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方法;

a-6掌握简单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方法。

2. 能力目标

b-1:能绘制符合国标的平面图形(图线、字体、尺寸标注等);

b-2:能进行空间想象和思维,能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b-3能运用各种表达方法合理表达机件的内外结构形状;

b-4:能识读典型机械零件图(图形、尺寸、技术要求等);

b-5:能绘制典型机械零件图(图形、尺寸、技术要求等);

b-6:能识读和绘制简单装配图。

3. 素质目标

c-1:具有工匠精神即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c-2:具有国标的法典意识,严格遵守国标的有关规定;

c-3: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审美能力;

c-4: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的工作方法。

三、课程内容及参考学时(参考课时:总课时/实践课时)

项目名称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目标达成

参考课时

知识

能力

素质

项目1

绘制平面图形

1绘制几何图形

2绘制平面图形

讲解法、演示法、

练习法

a-1

b-1

c-1

c-2

12/6

项目描述:

本项目以平面图形为载体,通过绘制平面图形,熟悉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会使用常用绘图工具,掌握几何作图的方法,掌握正确的绘制平面图形的步骤和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

项目2

绘制简单形体三视图

1绘制平面体三视图

2绘制回转体三视图

3绘制相贯体三视图

4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讲解法、演示法、

任务驱动法

a-2

a-3

b-1

b-2

c-1

c-2

24/12

项目描述:

本项目以简单形体为载体,通过绘制基本体、组合体等三视图,熟悉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投影特性,熟悉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掌握截交线、相贯线的投影特性和画法,掌握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和组合形式,掌握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和尺寸标注。

项目3

识读和绘制机件图样

1绘制支架轴测图

2.绘制压紧杆零件视图

3绘制短轴零件视图

任务驱动法、

演示法、练习法

a-4

a-5

b-3

b-4

b-5

c-1

c-2

c-3

16/8

项目描述:

本项目以简单机件为载体,通过识读和绘制机件图样,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掌握简单机件的正等轴测图画法,掌握视图的种类和表达方法,掌握剖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及其应用场合,能运用各种表达方法完整、清晰地表达机件的内外结构形状,会在零件视图上标注尺寸。

项目4

识读和绘制零件图

1.识读主轴零件图

2.绘制端盖零件图

3.绘制轴承座零件图

4.识读底座零件图

案例教学法、

讨论法、练习法

a-4

a-5

b-3

b-4

b-5

c-2

c-3

c-4

24/12

项目描述:

本项目以典型零件为载体,通过识读和绘制零件图,掌握剖视图的剖切方法,掌握视图、剖视图的规定和简化画法,会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表面结构、几何公差、极限与配合等),了解零件的工艺结构,了解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

项目5

绘制标准件与常用件

1绘制螺纹连接视图

2绘制圆柱齿轮零件图

任务驱动法、

演示法、练习法

a-5

b-4

b-5

c-2

c-3

c-4

10/5

项目描述:

本项目以标准件与常用件为载体,通过绘制螺纹连接视图和圆柱齿轮零件图,掌握螺纹的规定画法、常用螺纹紧固件的连接画法、圆柱齿轮零件图画法,了解键和销、滚动轴承、弹簧等的画法。

项目6

识读和绘制装配图

1识读和绘制装配图

案例教学法、

讨论法、练习法

a-5

a-6

b-4

b-5

b-6

c-2

c-3

c-4

6/3

项目描述:

本项目以装配体为载体,通过识读和绘制由5-10个零件组成的装配图,熟悉装配图的表达方法,掌握绘制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了解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零部件的序号和明细栏编写,能识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期末复习/考核

4

合计

96/48









 

四、课程评价

1.第一学期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

权重

过程考核

学习态度

学生出勤情况、作业练习完成情况、课堂回答问题等

20

项目1

绘制平面图形

平面图形绘制、图面质量

10

项目2

绘制简单形体三视图

形体三视图绘制、尺寸标注、图面质量

20

项目3

识读和绘制机件图样(1-2)

机件图样绘制、尺寸标注、图面质量

10

结果考核

理论考试

期末考试成绩

40

 

2.第二学期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

权重

过程考核

学习态度

学生出勤情况、作业练习完成情况、课堂回答问题等

20

项目3

识读和绘制机件图样(3)

机件图样绘制、尺寸标注、图面质量

5

项目4

识读和绘制零件图

零件图识读与绘制、尺寸及技术要求标注、图面质量

20

项目5

绘制标准件与常用件

零件图识读与绘制、尺寸及技术要求标注、图面质量

10

项目6

识读和绘制装配图

装配图识读与绘制、尺寸及各项标注编写、图面质量

5

结果考核

理论考试

期末考试成绩

40

 

五、课程教学资源

1.实践条件

项目名称

使用实验室名称

任务内容

需使用的主要设备名称

项目1-6

制图多媒体教室

识读及绘制机械图样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及投影仪)

绘图桌、图板、丁字尺等

绘图工具(铅笔、圆规、三角板等)

零件模型或实物

2.师资条件

该课程建议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备高校初级以上教师职称,熟练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具有一定的机械产品设计、生产实践知识,并掌握一定水平的机械操作技能,具有独立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在教学组织能力方面,应具备基本的教学设计能力,即根据本课程标准制定详细的授课计划,对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精心设计,还应具备较强的施教能力、课堂掌控能力和应变能力。

承担本课程教学的兼职教师应具备工程师中级以上职称(或具备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可选择承担识读与绘制零件图及装配图任务的教学。

3.参考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建议

教材:《机械制图》.王海涛主编.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

参考书:《机械制图》.张慧等主编.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5

《机械制图》.姚民雄、华红芳主编.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学习资源选用

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下载地址:

https://zxxx.czmec.cn:8080/suite/solver/classView.do?classKey=375067&menuNavKey=375067

六、编制说明

编写:王海涛

审核:沈钢毅

时间: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