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述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测控仪器与装置等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也是很多院校的考研课。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自动控制的理论基础,并具备对简单系统进行定性分析、定量估算和动态仿真(模拟仿真和数字仿真)的能力,为专业课学习和参加控制工程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经典控制理论的部分,包括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传递函数的定义,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根轨迹法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频率特性法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控制系统的综合与校正。

该在线课程的特点是精讲经典控制理论的重点、难点的知识点,针对每个知识点录制讲解视频,配以手写板进行公式推导、分析和讲解,让学习者产生如同老师一对一辅导的学习体验。同时每一讲都会配有相应的例题和课后习题分析,方便学生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查阅。

本课程的特点有三个方面:1.夯实基本概念的理解,2.前后知识点的串联总结,做专题精讲,3.为考研同学提供真题辅导讲解。本课程可作为高等院校控制工程、自动化相关专业本科生的课后复习视频素材、考研复习素材,并可供相关专业的老师作为教学作业辅导辅助视频使用。



证书要求

按百分制计分,60-84分为合格,85-100分为优秀。

单元作业占30%,单元测验占30%,讨论占10%,期末考试占30%。


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电路理论

授课大纲

 

章节

知识点

重点难点

学时

小计

第一章 自动控制概论

 

 

 

4

1.1自动控制基本原理

反馈控制原理

反馈控制

1

 

1.2 自动控制系统举例

恒值控制系统、随动系统、程序控制系统

薄透镜物象公式和作图求像法

1

 

1.3 控制理论历史的发展

 

 

1

 

1.4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稳定性、快速性

准确性

如何定量描述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

1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8

2.1 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的建立步骤、如何利用拉氏变换求解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零输入解和零状态解

1

 

2.2 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的定义、性质、求解、电路系统和机械系统的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的零状态定义、性质

2

 

2.3 结构图

结构图的组成、等效变换和化简的方法

等效变换和化简

2

 

2.4 信号流图

信号流图的组成、梅森增益公式

梅森公式的理解、信号流图和结构图的关系

2

 

2.5 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扰动作用下的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扰动作用下的误差传递函数

从传递函数的定义出发,理解各种传递函数的定义,计算公式

1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13

3.1 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

典型输入信号、稳准快的性能指标含义

 

1

 

3.2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一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单位阶跃响应、单位斜坡响应、阶跃响应的特性、斜坡响应的静差

阶跃输入的响应特性、斜坡输入的静差

2

 

3.3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单位阶跃响应、单位斜坡响应、欠阻尼状态下的性能指标、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动态校正

闭环极点与性能指标的关系、阶跃响应的快速性和斜坡响应的稳态误差之间的矛盾、动态校正

4

 

3.4 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高阶系统的时域响应的模态、闭环主导极点

时域响应的模态分析

2

 

3.5 稳定性分析

稳定性的定义、闭环稳定的充要条件、建立劳斯阵列特殊情况

稳定性的定义、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和出现特殊情况的原因分析

2

 

3.6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

误差的定义、稳态误差的计算、减小和消除稳态误差的方法

误差的定义、利用终止定理计算稳态误差、型别与阶次的区别

2

 

第四章 根轨迹法

 

 

 

8

4.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根轨迹的定义、为什么要讨论根轨迹、绘制条件、幅值和相角条件

根轨迹的定义、幅值和相角条件

1

 

4.2 根轨迹的绘制规则

8条绘制规则

如何用相角条件去理解绘制规则

3

 

4.3 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的性能

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的稳、准、快的性能

如何用图解的方式分析系统性能

2

 

4.4 参量根轨迹的绘制

绘制广义参量根轨迹

利用开环传递函数的等效绘制参量根轨迹

1

 

4.5 根轨迹的改造

加入开环极点和零点对根轨迹产生的影响

分析加入开环零极点对系统产生的影响

1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10

5.1 频率特性及其几何表示

频率特性的定义、幅相曲线、Bode图、对数幅相曲线

微分方程、传递函数、频率特性之间的关系

1

 

5.2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八个典型环节的Nyquist曲线、Bode

Nyquist曲线和Bode图之间的联系

2

 

5.3 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

由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曲线绘制开环Nyquist曲线、Bode

最小相位系统的Nyquist曲线和Bode图起点和终点的规律分析

3

 

5.4 频域稳定判据

Nyquist稳定判据、对数稳定判据

两个判据之间的对应关系、系统稳定性的综合讨论

2

 

5.5 稳定裕度

稳定裕度的定义

稳定裕度的计算

1

 

5.6 闭环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

闭环频域性能指标、频域和时域性能指标的对应关系

频域和时域性能指标的对应关系

1

 

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综合和校正

 

 

 

8

6.1 基本控制规律

常见基本控制规律的控制原理

PD 、PI 、PID控制规律的分析

1

 

6.2  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无源及有源超前、滞后、滞后-超前校正的结构、特性和控制规律

对应的电路系统举例

3

 

6.3 串联校正

串联超前、滞后、滞后-超前校正分析

实例分析

3

 

6.4 校正的根轨迹方法

利用根轨迹法进行系统的校正方法

实例分析

1

 


参考资料

 

Ø  胡寿松. 自动控制原理(第4 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Ø  李友善. 自动控制原理(上册).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9

Ø  吴麒. 自动控制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Ø  夏德钤, 翁贻方. 自动控制理论.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Ø  邹伯敏. 自动控制理论(第3 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Ø  [] Katsuhiko Ogata . 现代控制工程(第四版). 卢伯英,于海勋 .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Ø  R.C. Dorf and R.H. Bishop. Modern Control Systems. 10th Edition, Prentice-Hall, 2005

Ø  G.F. Franklin, J.D. Powell, and A. Emami-Naeini. Feedback Control of Dynamic Systems. 3rd Edition, Addison-Wesley,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