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述

《土壤肥料学通论》作为南京农业大学重点建设的一门覆盖作物生产类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它是由《土壤学》和《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两门课程合并来的。1999年课程整合后作为覆盖作物生产类农学、园艺、植保、草业、生物科学等多专业的科类级基础必修课程,教学内容突出了该课程的三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学,这是教学的核心,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土壤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土壤与植物营养的基本知识、根据不同土壤合理施肥的方法。



证书要求

最终考核成绩由最后的期末考试成绩、单元作业、单元测验成绩、及课堂讨论活跃度四部分组成。即最终考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50%)+平时作业(20%)+单元测验成绩(20%)+课堂讨论活跃度(10%)。

注1:本学期对课程的考核引入了课堂讨论活跃度作为成绩的组成部分,主要是考查大家对在线课程教学参与的活跃程度,如果用户在“课堂讨论”中回贴数量超过2,则系统判定该部分成绩为满分。

注2:在单元作业部分的主观题评判中,引入了同学互评机制,请各位同学根据互评训练题的指导进行同学间的主观题互评,当各位同学参加完所有互评题目时则系统给出所得成绩的100%,当只评完部分题目时,则系统给出所得成绩的90%,一题不评则系统仅给出所得成绩的80%。


预备知识

    需要了解储备《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课程知识。

授课大纲

第一章 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

5. 土壤水分

1. 岩土风化与土壤的形成

3. 土壤机械组成及质地分类

6. 土壤空气

4. 土壤有机质

2. 土壤矿物质组成

7. 拓展课程(土壤有机质)-英国洛桑试验站David Powlson专题课程

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作业

第二章 土壤的基本性质

5. 土壤的吸收性能

3. 土壤的耕性与物理机械性

8. 土壤离子交换

9. 土壤酸碱性与缓冲性

4. 土壤的氧化还原性

6. 土壤胶体

7. 土壤电荷与矿物单元

1. 土壤孔性与容重

2. 土壤的结构性与团聚体

土壤的基本性质作业

第三章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土壤的分类和分布规律

土壤的分类和分布规律作业

第四章 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

1. 土壤的质量与培肥

3. 土壤圈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2. 土壤的污染、退化与保护

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作业

第五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

2. 施肥原理与施肥技术

1.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与养分吸收

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作业

第六章 土壤与植物营养及化学氮肥

常见氮肥的种类、性质及施用

土壤与植物营养及化学氮肥作业

第七章 土壤与植物磷、钾素营养及磷钾肥

2. 土壤中磷的形态与转化

1. 植物磷钾营养失调症

3. 土壤中钾的形态与转化

土壤与植物磷、钾营养及磷钾肥作业

第八章 土壤与植物中的中、微量元素营养及中、微量元素肥料

2. 微量元素的营养功能及营养失调症状

1. 植物中的钙、镁、硫素营养

植物中微量元素营养及肥料作业

第九章 复混肥料

复混肥料

复混肥料作业

第十章 有机肥料

1. 有机肥料

2. 新型肥料

有机肥料作业

参考资料

1.《土壤肥料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 978-7-04-009194-6),北京

2.“Soil Fertility and Fertilizers 高等教育出版社(土壤肥力与肥料:养分管理导论(7)(影印版))(ISBN ISBN: 7040204568),北京

3.《土壤肥料学通论》实验指导,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讲义,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