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内容
艺术学的内容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
艺术的一般规律,艺术的创作、作品和鉴赏,以及各门艺术的基本特点等。
二、学科性质
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的科学体系。
三、学习目的
首先,艺术理论能够对未来的艺术创作提供指导。
其次,艺术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对艺术作品进行判断和评价。
再次,艺术理论的学习可以提高我们的理论能力。
四、特色与亮点
2018年本课程被评为吉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内容资源更丰富,教学方法更灵活,既有在线讨论互动,又有课后答疑,学习更自由。
课程考核:作业15%,单元测试35%,参与讨论10%,期末考试40%。
中外艺术史、东西方美学理论、哲学
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习方法等基本情况。
课时
1.掌握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2.掌握艺术的特征。
课时
1.掌握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2.掌握多元决定论
课时
1.掌握艺术的审美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2.掌握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课时
1.了解文化与艺术的关系。2.掌握艺术与哲学、道德、宗教、科学的关系。
课时
1.掌握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艺术语言与表现手法。2.掌握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
课时
1.认识绘画、雕塑、摄影、书法艺术。2.掌握造型性与直观性、瞬间性与永固性、再现性与表现性
课时
1.认识音乐、舞蹈艺术。2.掌握抒情性与表现性、表演性与形象性、节奏性与韵律美。
课时
1. 认识戏剧、戏曲、电影、电视艺术。2.掌握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
课时
1.认识诗歌、散文、小说艺术。2.掌握间接性与广阔性、情感性与思想性、结构性与语言美。
课时
1.认识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2.掌握艺术体验活动、艺术构思活动、艺术传达活动。
课时
1.认识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2.掌握典型与意境的联系与区别。3.从中国文化和中国美学的角度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课时
1.认识艺术鉴赏的意义。2.了解审美心理的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
课时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
《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
《艺术概论》,孙美兰,高等教育出版社
4.《美学》,黑格尔
5.《文艺心理学》,朱光潜
6.《艺术哲学》,丹纳
7.《艺境》,宗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