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船舶设计原理》是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众所周知,船始源于舟。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舟的出现,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它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工具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随着人类知识文明的进步和技术能力的提升,舟逐渐演化成为船舶,以满足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发展需求。
船舶具有尺度大且营运环境复杂、种类繁多且个性化强、投入巨大且建造工作量大等基本特点。
船舶的全生命周期技术历程包括设计、建造、营运和拆解。显然,船舶设计是其他三个技术历程的基础和前提,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这门课的主题是关于什么?
本《船舶设计原理》在线开放课程,以民用运输船舶为主线,讲述船舶设计所涉及到的基本共性任务。主要包括船舶设计概要、船舶重量重心、船舶容量、船舶主尺度确定、船舶型线设计、船舶总布置设计等六个方面的知识点。
三、学习这门课可以获得什么?特别是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和应用?
通过学习《船舶设计原理》这门课,可为实船的研发设计进行知识上的准备和能力上的储备。
《船舶设计原理》是人们造船和用船的经验结晶,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成果总结。
在船舶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由其使用任务所决定的基本共性问题,这就决定了船舶设计必然具有其内在的技术特征和技术规律。这些特征和规律,是人们在长期船舶设计的实践中合理解决众多矛盾所形成的经验总结。
因此,通过学习《船舶设计原理》,有助于掌握船舶设计的技术特征、利用船舶设计的技术规律,从而减少船舶设计工作中的盲目性,使得所设计的船舶有较为可靠的技术基础。
四、这门课有什么特色和亮点?
《船舶设计原理》是在《船舶原理》、《船舶结构与强度》、《船舶建造工艺》和《船舶制图》等课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的一门工程设计理论课。
本在线开放课程,由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主持建设,将以民用运输船舶为主线,讲述船舶设计的基本原理。
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始源于华中工学院造船系。1952年,迎着人民共和国初升的朝阳,华中工学院在江城武汉诞生。1959年4月18日,为响应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的号召,时任海军副司令员罗舜初中将委托当时的华中工学院设立“潜艇设计与制造”专业,同时成立造船系。时任华中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朱九思同志兼任首任系主任。
六十年来,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始终秉承“站稳讲台、走出校门、形成特色”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军民结合,以军为主;学科齐全,以船为主”的学科定位,始终发扬华中科技大学“敢于竞争、善于转化”的优良传统,为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和海军装备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做出了卓越贡献,已经成为“新中国舰船工程师的摇篮”。
本在线开放课程着力避免娱乐化、碎片化、科普化,着力强调知识性、系统性、逻辑性。在知识性方面,注意按照船舶设计所涉及到的基本任务设置学习内容;在系统性方面,注意依据船舶设计的基本规律归纳学习内容;在逻辑性方面,注意运用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讲述学习内容。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船舶原理》、《船舶结构与强度》、《船舶建造工艺》和《船舶制图》等课程。
第1周 — 第一章 船舶设计概要
1.1 船舶设计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要求
1.2 船舶设计技术任务书
1.3 船舶法规和规范
1.4 船舶设计的阶段划分
1.5 船舶设计的工作方法
第一章 船舶设计概要 测验
第2周 — 第二章 船舶重量重心(1)
2.1 船舶在静水中的平衡条件
2.2 船舶重量分类与确定方法
2.3 船体钢料重量估算
2.4 舾装重量估算
2.5 机电设备重量估算
2.6 载重量估算
第3周 — 第二章 船舶重量重心(2)
2.7 排水量初步估算与排水量裕度
2.8 重力与浮力的平衡方法
2.9 船舶重心估算
第一章至第二章复习课
第二章 船舶重量重心 测验
第4周 — 第三章 船舶容量(1)
3.1 船舶容量的涵义
3.2 货舱所需的型容积估算
3.3 压载水舱所需的型容积估算
3.4 机舱、油水舱等舱室所需的型容积估算
3.5 主船体所能提供的型容积估算
3.6 舱室容积的校核与调整
第5周 — 第三章 船舶容量(2)
3.7 舱室容量图
3.8 液舱要素曲线
3.9 客船的布置地位
3.10 集装箱船的布置地位
第三章复习课
第三章 船舶容量 测验
第6周 — 第四章 船舶主尺度确定(1)
4.1 确定船舶主尺度的基本要求
4.2 确定船舶主尺度的一般步骤
4.3 船舶长度的确定
4.4 船舶宽度的确定
第7周 — 第四章 船舶主尺度确定(2)
4.5 船舶吃水的确定
4.6 船舶型深的确定
4.7 船舶方形系数的确定
4.8 载重型船舶主尺度的确定
4.9 布置地位型船舶主尺度的确定
第四章 船舶主尺度确定 测验
第8周 — 第五章 船舶型线设计(1)
5.1 船舶型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5.2 横剖面面积曲线的特征
5.3 棱形系数和中横剖面系数的选择
5.4 浮心纵向位置的选择
5.5 横剖面面积曲线形状的选择
5.6 横剖面面积曲线的生成
5.7 设计水线形状的选择
第9周 第一次— 第五章 船舶型线设计(2)
5.8 首部型线的选择
5.9 尾部型线的选择
5.10 侧面轮廓线的选择
5.11 型线设绘的基本要求
5.12 母型改造法生成型线
第五章 船舶型线设计 测验
第9周 第二次— 第六章 船舶总布置设计(1)
6.1 船舶总布置设计的基本要求
6.2 主船体内体积空间的纵向划分
6.3 主船体内体积空间的垂向划分
6.4 主船体内主要船舱的布置
6.5 上甲板上平面空间的规划
6.6 上甲板上主要上层建筑的布置
6.7 浮态的计算与调整
第10周第一次 — 第六章 船舶总布置设计(2)
6.12 锚泊和系泊设备的布置
6.13 起货设备的布置
6.14 其它主要舾装设备的布置
第四章至第六章复习课
6.8 生活舱室的布置
6.9 工作舱室的布置
6.10 通道的布置
6.11 舵设备的布置
第六章 船舶总布置设计 测验
第10周第二次 — 第七章 典型船舶设计实例
“世纪荣耀”号游轮
配套教材:《船舶设计原理》 孙江龙 张正艺 解德 主编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2年8月
参考教材:《船舶设计原理》 顾敏童 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年第2版
《船舶设计原理》 方学智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年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