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课程主要讲授中国的主要天气过程和重要的天气系统的特征、结构及发生发展规律。该课程是大气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可作为海洋科学、水文专业等专业方向本科生的选修课。
中国天气课程主要分为5章内容,分别介绍了西风带大型扰动、中国的寒潮天气过程、大型降水天气过程、对流性天气过程、低纬度和高原环流系统,授课32学时,授课视频总时长300分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结合实践,配合实践课程《典型天气过程分析》,启发和引导学生运用天气学的相关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天气演变过程中的不同问题,使学生对中国的天气过程以及主要天气影响系统的发生、发展规律有深入的认识,能独立地运用相关理论依据分析、判断较为典型的天气个例,初步形成短期天气预报的基本预报思路和方法,为今后的气象、环境、水文、能源等业务打下良好基础。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流体力学、大气物理学、天气学原理、天气分析基础等
01 西风带大型扰动
1.1 西风带大型扰动的定义和划分标准
1.2 大气长波的空间结构
1.3 大气长波的传播和发展理论
1.4 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
《西风带大型扰动》课后作业
《西风带大型扰动》单元测验
02 寒潮天气过程
2.1 寒潮天气概述
2.2 寒潮天气系统
2.3 寒潮中期天气过程
2.4 寒潮短中期天气过程
《寒潮天气过程》课后作业
《寒潮天气过程》单元测验
03 大型降水天气过程
3.1 中国降水的气候概述
3.2 降水的诊断
3.3 大范围降水的环流特征
3.4 降水的天气尺度系统
《大型降水天气过程》单元作业
《大型降水天气过程》单元测验
04 对流性天气过程
4.1 雷暴的一般特征
4.2 超级单体风暴的特征
4.3 什么是中尺度天气系统
4.4 飑线和飑中系统
《对流性天气过程》课后作业
《对流性天气过程》单元测验
05 低纬度和高原环流系统
5.1 低纬度环流基本特征
5.2 东风波
5.3 南亚高压
5.4 热带辐合带
5.5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概况与结构
5.6 台风
《低纬度和高原环流系统》课后作业
《低纬度和高原环流系统》单元测验
教材
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唐东昇编著,《天气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气象出版社, 2007年
参考教材
(1)北大地球物理系气象教研室编,天气分析与预报,科学出版社,1978年
(2)陈联寿等,热带气旋动力学引论,气象出版社,2002年
(3)邓先瑞,寒潮,商务印书馆,1977年
(4)Eric W. Danielson, James Levin, Elliot Abrams. Meteorology (2nd Edition), Published by McGraw-Hill, 2003
(5)盛裴轩,毛节泰,李建国.大气物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00-401
(6)钱维宏,天气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7)寿绍文,中国天气概论,气象出版社,2013年
(8)陶诗言等,长江流域梅雨锋暴雨灾害研究,气象出版社,2003年
(9)伍荣生等,现代天气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部分图和数据来源
https://wattsupwiththat.com/polar-vortex/
https://www.climate.gov/news-features/category/97/all
https://www.weather.com.cn/zt/tqzt/2816449.shtml#p=1
https://www.51bbo.com/article/201921732.shtml
https://www.hko.gov.hk/climate_change/ao_e.htm
https://apps.ecmwf.int/datasets/
https://www.metoffice.gov.uk/hadobs/
https://image.baidu.com/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