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述

认识植物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植物的前提和基础。从远古洪荒年代起,有关植物分类的知识就在人们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到了现代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今天,植物分类学越发显示其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将学会植物分类的原理和方法,掌握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重要科属种的分类特征、地理分布和经济用途。特别是可以学会识别、鉴定常见植物,培养实践中进行植物分类的能力,建立热爱植物、保护植物的思想意识。


课程特色

1.根据网络学习灵活性的特点,对知识点重新梳理、合理分解。

2.基于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环境差异,适当调整教学方法。讲授内容以具体植物为例子,并展示细节图解。另外,知识点的引入适当增加铺垫。

3.根据网络学习的个性化特点,适当扩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满足多种学习需求,体现差异化、个性化学习。

 

课程亮点

1.对植物各科的教学处理,改变一般从科到属到种的讲授顺序,先从常见植物的认识开始,最后进行科特特征总结。

2.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插入野外实践课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活学活用,及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证书要求

    课后作业、在线学习,占70分;期末考试占30分。


预备知识

    先修课程为《植物学生物学》或《普通生物学》或类似课程。

授课大纲

绪论

课时

  • 1.1 课程简介
  • ,
  • 1.2 什么是植物分类学
  • ,
  • 1.3 植物分类学的意义
  • ,
  • 1.4 植物分类学简史


植物分类学原理和方法

课时

  • 2.1植物分类学原理
  • ,
  • 2.1.1 植物分类学的三大学派
  • ,
  • 2.1.2 植物分类单位
  • ,
  • 2.1.3 植物的命名
  • ,
  • 2.1.4 分类证据
  • ,
  • 2.2 植物分类学方法
  • ,
  • 2.3 标本采集记录


裸子植物

课时

  • 裸子植物的特征
  • ,
  • 1 苏铁科
  • ,
  • 4 银杏科
  • ,
  • 6(2) 松科
  • ,
  • 6(3) 杉科
  • ,
  • 6(4) 柏科
  • ,
  • 6(7) 红豆杉科
  • ,
  • 7(2) 买麻藤科


被子植物

课时

  • 被子植物的特征
  • ,
  • 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
  • ,
  • 1-1 木麻黄科
  • ,
  • 1-2 木麻黄科-木麻黄
  • ,
  • 7-1 杨柳科
  • ,
  • 8-1 桦木科
  • ,
  • 9-1 壳斗科
  • ,
  • 11-2 榆科-朴树
  • ,
  • 13-1 桑科
  • ,
  • 25-1 蓼科
  • ,
  • 34-1 石竹科
  • ,
  • 40-1 木兰科
  • ,
  • 56-1 樟科
  • ,
  • 62-1 毛茛科
  • ,
  • 77-1 芍药科
  • ,
  • 86-1 山茶科
  • ,
  • 97-1 十字花科
  • ,
  • 115-1 蔷薇科
  • ,
  • 119-1 豆科
  • ,
  • 119-2 豆科-猪屎豆、链荚豆、凤凰木、豆角
  • ,
  • 122-1 川苔草科
  • ,
  • 130-1 大戟科
  • ,
  • 130-2 大戟科-飞扬草
  • ,
  • 132-1 芸香科
  • ,
  • 148-1 无患子科
  • ,
  • 173-1 锦葵科
  • ,
  • 185-1 堇菜科
  • ,
  • 203-1 葫芦科
  • ,
  • 203-2 葫芦科-红瓜、黄瓜
  • ,
  • 207-1 桃金娘科
  • ,
  • 213-1 红树科
  • ,
  • 213-2 红树科-秋茄
  • ,
  • 226-1 五加科
  • ,
  • 227-1 伞形科
  • ,
  • 231-1 杜鹃花科
  • ,
  • 235-2 紫金牛科-桐花树
  • ,
  • 243-1 山矾科
  • ,
  • 245-1 木樨科
  • ,
  • 250-1 夹竹桃科
  • ,
  • 252-1 茜草科
  • ,
  • 255-1 旋花科
  • ,
  • 259-2 马鞭草科-牡荆
  • ,
  • 261-1 唇形科
  • ,
  • 263-1 茄科
  • ,
  • 263-2 茄科-软毛茄
  • ,
  • 266-1 玄参科
  • ,
  • 268-2 紫葳科-木蝴蝶
  • ,
  • 284-1 桔梗科
  • ,
  • 291-1 菊科
  • ,
  • 292-1 泽泻科
  • ,
  • 302-1 百合科
  • ,
  • 308-1 石蒜科
  • ,
  • 322-1 鸭跖草科
  • ,
  • 330-1 禾本科
  • ,
  • 331-1 棕榈科
  • ,
  • 333-1 天南星科
  • ,
  • 338-1 莎草科
  • ,
  • 338-2 莎草科-高秆珍珠茅、香附子、锈鳞飘拂草、砖子苗、畦畔莎草、水蜈蚣
  • ,
  • 340-1 姜科
  • ,
  • 340-2 姜科-华山姜
  • ,
  • 344-1 兰科

参考资料

1. 黄增泉. 高等植物分类学原理[M]. 台北: 国立编译馆, 1983.

2. 汪劲武. 种子植物分类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4.

3.  吴国芳等编著.植物学(下册/2).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4. 周世权, 马恩伟. 植物分类学[M]. 北京: 林业出版社, 1995.

5. 汪劲武. 种子植物分类学 (第二版)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6. 斯特斯, , 韦仲新, . 植物分类学与生物系统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