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学会海上自救、求救和救援方法,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现场施救的成功率,丰富校园生命教育内涵,提升涉海类院校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当代大学生水上安全意识、海上救援能力,展现拯溺救难的人道主义精神。  

    本课程树立“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础到专业救援的原则,秉承“以防为主、以救为辅、防救结合、防范未然”的教学理念;运用“寓教于理,寓教于技,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通过以游泳池(馆)、自然水域的安全与救援教学为背景,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达到保护自己和挽救他人的生命。打破现行学校体育课形成的封闭模式,拓展救援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引入先进的海上救援理念的海洋体育特色课程。



证书要求

本课程无证书要求。

预备知识

万物起源于海洋,海洋孕育了生命,在地球表面有72%的面积被水和海洋覆盖;人类的生活、生存和生命都离不开江、河、湖泊和大海。然而,在茫茫的大海中人的力量是那么的渺小,当遇到危险时又是那么的无助。我们既要对大自然感到敬畏,同时又要有勇气战胜它。

《浪尖上的海洋体育--海上救援》是对在江、河、湖、海水域发生意外事故或水灾实施的救援行动,挽救人的生命和财产,避免发生自身危险和二次伤害事故;本课程是人类经验、智慧和勇气的展示,它以游泳池、自然水域和海滩作为“模拟”教学场景,贴近生活和生存环境,体现真实性;通过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传授安全知识和救援技能,让学生懂得如何安全预防、风险控制和溺水救援的实践课程。


授课大纲

万物起源于海洋,海洋孕育了生命,在地球表面有72%的面积被水和海洋覆盖;人类的生活、生存和生命都离不开江、河、湖泊和大海。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茫茫的大海中人的力量是那么的渺小,当遇到危险时又是那么的无助。我们既要对大自然感到敬畏,同时又要有勇气战胜它。《浪尖上的海洋体育--海上救援》是人们对在江、河、湖、海水域不上意外事故或水灾实施的救援行动,挽救人的生命和财产,避免发生自身危险和二次伤害事故;本课程是人类经验、智慧和勇气的展示,它以游泳池、自然水域和海滩作为“模拟”教学场景,贴近生活和生存环境,体现真实性;通过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传授安全知识和救援技能,让学生懂得如何安全预防、风险控制和溺水救援的实践课程。

本课程树立“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础到专业救援的原则,秉承“以防为主、以救为辅、防救结合、防范未然”的教学理念;运用“寓教于理,寓教于技,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通过以游泳池(馆)、自然水域的安全与救援教学为背景,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达到保护自己和挽救他人的生命。打破现行学校体育课形成的封闭模式,拓展救援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引入先进的海上救援理念的海洋体育特色课程。

1.参考教材

《浪尖上的海洋体育--海上救援》课程根据救生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用由浙江海洋大学茅勇副教授与黄永良教授编写的《现代海浪救生教程》教材,由海洋出版社出版。

2.课程内容

《浪尖上的海洋体育--海上救援》教学以国际先进救援理念为指导,结合大学生素质教育要求,将课程的内容划分数个工作任务,每一个工作任务再进行能力分析(包括知识和技能)。将海上救援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进行整合并形成整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符合大救援的理念,也培养学生整体的散发思维能力。

  第一章:海上救援综述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从海上救生历史的起源、沿革、现状和发展切入教学,引导同学们介入课程目标与任务学习和认知;掌握环境评估与风险控制;学习和懂得海洋特点的潮汐、海浪和气象谚语,规避风险和意外事故。

第二章:个人装备和救生器材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个人装备、常用的救生器材类型、功能与正确使用方法。

第三章:求生和救生游泳技能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求生游泳和救生游泳技能,当遇险时可以自救、等待救援和救援他人。增加生存的机会,避免溺水死亡。

第四章:海上间接救援

教学内容:间接救援技术主要在岸上、船上或水中采用延伸或抛掷救援方法,正确使用手援或各种救生器材,以保障自己的生命不受到威胁,又可以安全地将溺水者救助上岸。

第五章:浮标直接救援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浮标的功能和救援的操作流程,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浮标参与直接救援的技术和方法。

第六章:海浪救生板与桨板救援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海浪救生板和桨板救援的特点与功能,规范救援的操作流程:持板、跑动、放板、上板、划水、救援、拖带、上岸等技术。

第七章:充气式无动力橡皮艇救援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从操艇与避险、救援方法、倾覆与翻转、登礁与靠岸等部分实施教学和实践操作。

第八章:充气式机械动力艇救援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动力艇工作原理,操艇(避浪、冲浪和借浪)技术,救援的分工与协作,间接与直接救援技术,掌握“O”型救援技术与技能。并正确使用活饵救援技术,对孤岛、急流和危险水域进行直接和间接救援,体现团队救援的配合与协作。

第九章:现场急救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救护搬运、心肺复苏操作流程,CPR考核步骤和流程,重点是现场评估、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检查呼吸和脉搏等技术规范。 

3.课程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不但能熟练地进行救生四式游泳技能,而且基本掌握涉水救援、浮具救援、活饵救援、绳索救援、船艇救援等基本海上救援技能,充分认识到如何水海域安全预防、风险控制和溺水救援的重要意义。

4.课程安排

本课程一共安排线上13周、线下3周学习时间,共32学时,2学分,开课一学期。课程分为9章32节的教学内容,传授常见的海上救援知识。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学生提供帮助,使大学生们掌握更多的水海上生存安全和救援技能,在享受学习快乐的同时,可以帮助别人,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

5.课程考核

本课程考核包括知识、情感态度和操作技能、网络视频学习、作业完成情况、参与讨论等方面。操作技能由单项操作、情景模拟考核、小组作业等组成,考核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考核学生对事故现场评估的思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成绩评定包括网络学习评价和期末理论考核两个形式,网络学习评价成绩中观看视频占40%,考试占30%,平时作业占10%,笔记占10%,讨论发帖占10%。请同学们合理安排时间进行网络学习,参与案例讨论,及时完成作业、习题。

6.章节设置

第一章 海上救援综述4课时)

课程导语

第一节.海上救援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海上救援目的标和任务

第三节.海上救援的风险与控制

 

第二章 个人装备与救生器材(3课时)

第一节.海上救援个人装备

第二节.常用与专业救生器材

第三节.发展趋势与展望未来

 

第三章 求生和救生游泳技能(4课时)

第一节.求生游泳技能

第二节.救生游泳技术

第三节.自制漂浮工具

第四节 海上集结漂流

 

第四章 海上间接救援(3课时)

第一节.延伸救援技术

第二节.抛掷救援技术

第三节.抛绳袋救援技术

 

 浮标直接救援技术(3课时)

第一节.浮标直接救援技术操作规范

第二节.浮标直接救援技术操作流程

第三节.防卫与解脱

 

章 海浪救生板与桨板救援(4时 )

第一节.海浪救生板技术操作规范

第二节.海浪救生板救援技术操作流程

第三节.海上桨板技术操作规范

第四节 海上桨板救援技术操作流程

 

第七章 充气式无动力橡皮艇救援(4课时)

第一节.充气式无动力橡皮艇救援规范

第二节.充气式无动力橡皮艇入水与操艇

第三节.充气式无动力橡皮艇救援技术操作流程

第四节.充气式无动力橡皮艇倾覆与翻转(翻船逃生)

 

第八章 充气式机械动力艇(IRB)救援(4课时)

第一节 充气式机械动力艇机械原理

第二节 充气式机械动力艇操艇技术与救援流程

第三节.海上活饵救援个人装备与操作方法

第四节.海上活饵救援操作流程

 

第九章 现场急救(3课时)

第一节.救护搬运

第二节 心肺复苏操作规范与流程

第三节 心肺复苏考核步骤与标准


参考资料

1.《海浪救生》,主编:茅勇、黄永良,海洋出版社,2018年4月。

2.《海岛野外生存生活拓展训练教程》,主编:黄永良、傅纪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

3.《海岛野外生存生活拓展训练教程(第二版)》,主编:黄永良、傅纪良、王裕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