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在本平台开课已进入第11轮。本期课程主要致力于:①以自主学习模式为主,教师将不定期上线答疑、参与讨论;②为确保学习证书质量,在环节设置上尽可能保护多元化自主学习学员的权益;③课程将致力于面向为不同学校的教师教学或社会学员自主学习提供定期开放的资源平台,不追求结课率,可反复选课以使用局部资源。
1、本课程的开课周期
——本课程一年开课两轮。春季、秋季学期各一次(预期按照大部分学校的开学时间第一周的前一个周末开课)。请于常规高校开学时间前15天关注中国大学MOOC平台,以便及时获取开放选课的信息。
——2025年春季课程开课时间暂定于2025.2.17。
——欢迎需要共享课程资源的学校与中国大学MOOC平台管理方联系,或联系课程组jzgz_cqu@126.com。
2、如何确定是否要学习这门课程?
——如果你是一位建筑的爱好者,这门课程可以帮助你获得一般性中小型民用建筑的技术知识。
——如果你已经或者正要成为建筑业相关的从业人员,或者是正在接受专业训练的在校学生,请查看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明确是否需要通过本课程对现有的专业学习进行补充和拓展。
——如果你是一位从事相关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同行,这门课程可以为不同学校提供在线课程资源:学生注册时需要统一备注学校信息,以便结课后统一查询学习统计数据;本在线课程也可以作为不同学校翻转课程的在线学习单元;因课程时间原因或需要进行SPOC协同的请详询本课程的管理平台。
3、这门课程的学习主题是什么?
针对大量性中小型民用建筑,进行建筑构造和技术设计的学习。
4、课程特色与教学历史
——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重庆大学《建筑构造》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重庆市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具有悠久的课程教学传统和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
——国家级教学团队主讲: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均来自“建筑技术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2008年获准),在本课程的平均教龄20年。
——国家级规划教材导航:本课程采用的教材为教学团队编写的《建筑构造(上)》教材,历时多年,全国各高校广泛采用,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住建部土建类学科专业“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
——本课程不以“照本宣科”方式全面讲授,而是着重重难点的讲解,为学员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在线学习课堂为学员提供的是“基础学习介入--重难点讲解--个性化时间和学习深度安排”的组合学习平台,并通过导航教材和在线课程讨论区满足系统化和差异化学习的并重。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本课程中有需要读图理解的学习内容。学习本课程前,需要有《画法几何》、《建筑制图》等工程基础。
第1章 绪论
1.1 建筑的构造组成
1.2 建筑的类型
1.3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
1.4 建筑模数协调
第一章单元测试题
第2章 墙体
2.1 墙体类型及设计要求
2.2 块材墙基本构造
2.3 骨架墙构造
2.4 板材墙构造
2.5 墙身细部构造
第二单元测试题
墙体细部构造认知练习
建筑构造认知实践
构造认知参观1
第3章 楼地层
3.1 概述
3.2 钢筋混凝土楼板
3.3 地坪层构造
3.4 阳台及雨蓬
第三单元测试题
第4章 饰面装修
4.1 概述
4.2 墙面装修
4.3 楼地面装修
4.4 顶棚装修
第四单元测试题
第5章 楼梯
5.1 楼梯的组成、形式、尺度
5.2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5.3 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5.4 踏步和栏杆扶手构造
5.5 室外台阶与坡道
5.6 电梯与自动扶梯
楼梯设计练习
楼梯构造解析
第五单元测试题
第6章 屋顶
6.1 屋顶的形式及设计要求
6.2 屋面排水设计
6.3 卷材防水屋面
6.4 涂膜防水屋面
6.5 瓦屋面
6.6 屋面的保温和隔热
屋顶构造解析
第六章单元测试
第7章 门和窗
7.1 门窗的设计要求
7.2 门窗的形式与尺度
7.3 门窗构造
7.4 门窗的保温隔热
第七单元测试题
第8章 基础
8.1 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
8.2 基础的类型
《建筑构造(上)》,覃琳、魏宏杨、李必瑜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年3月第6版
《建筑构造(下)》,翁季、孙雁、刘建荣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年5月第6版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年10月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17
Q : 课程发布时间和学习进度安排?
A : 开课后,按照学习单元的章节顺序每周发布。最后一单元发布后,发布期末测试题。请注意学习内容的提交截止时间,按时完成才能获得成绩积分。每次发布的学习单元内容,建议尽量在2周内完成学习,便于及时向老师提问和参与讨论。
Q : 选课晚了有什么影响?
A : 开课后仍然可以选课,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学员可以自行补修前序课程单元,这也是便于多元化自主学习的一种体现。但是如果选课时间太晚,可能导致学习内容无法在结课前全部完成;也可能错过了部分平时作业的时间节点,在总成绩上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Q : 学习过程中可以退课吗?
A : 如果因为时间或者其他原因,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退课。希望退课的学员能通过邮件告知退课原因,以便课程组在后续课程中对相关情况予以关注。
Q : 需要教材吗?
A : 课程不会全程视频讲授,是以重难点视频讲解和在线学习讨论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学员需要自行购买教材——《建筑构造(上)》,覃琳、魏宏杨、李必瑜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年3月第6版。课程每个学习单元会提供PPT资料,作为学习导航覆盖所有学习章节。
Q : 如何向老师提问?
A : 课程讨论区可以向老师提问;鼓励大家在讨论区提问,有助于共同讨论相同和相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