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环境影响评价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的专业主干课程。如今,环境影响评价不仅仅是我国一项基本的环境管理制度,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颁布实施,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是贯彻“预防为主”环境保护方针的重要手段。自从2004年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以来,这门课具备了环境学科主干课、国家基本环境管理制度与法律、国家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三位一体的特征。未来只要从事环境保护相关工作,都不可避免地会涉及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理论知识。
· 这门课的主题是关于什么?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对拟议中的人类的重要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估,并提出减少这些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本课程侧重道路交通类的环境影响评价。
· 学习这门课可以获得什么?特别是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水、气、声、固、生态的环境现状和预测评价知识,以及风险评价等基本知识;使学生初步具备编制一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问题的能力。同时为未来参加环评工程师考试、从事环保管家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 这门课有什么特色和亮点。
(1)课程内容注重与时俱进。本课程及时把握环评发展动态,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为主线,以环评相关新法律、新法规、新标准、新导则、规范和科研成果为技术支撑,系统介绍了环评的基本概念、依据及其程序,重点论述了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与评价及影响预测方法。课程内容将每年根据需要更新。
(2)课程资源考虑与环评工程师考试要求的衔接。本课程将工程案例、环评工程师考试内容融入教学实践,为学生未来参加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课程成绩=单元作业(10%)+单元测验(30%)+期末考试(60%)。
2.60分及以上为“合格”,85分及以上为“优秀”。
先修课程:环境学基础
第一章 绪论
1.1 走进环境影响评价
1.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历程
1.3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1.4 环境标准
1.5 课程思政:新时代环境影响评价发展方向
1.6 课程思政:深化环评改革的重要举措“三线一单”
第一章作业
第一章测验
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及工作程序
2.1 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
2.2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第二章 作业
第二章 测验
第三章 工程分析
3.1 工程分析的内容
3.2 工程分析的方法
第三章 测验
第三章 作业
第四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4.1 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1
4.2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2
4.3 评价范围与评价时期
4.4 评价标准
4.5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
4.6 水环境现状评价方法
4.7 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过程
4.8 河流中污染物混合运输的三个阶段
4.9 水质模型基础I
4.10 水质模型基础II
4.11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4.12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4.13 典型案例:活水工程对湖泊水环境质量改善效果评估
第四章 作业
第四章 测验
第五章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5.1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及要求
5.2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5.3 地下水环境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4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第五章 测验
第五章 作业
第六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6.1 大气物理量及相关概念
6.2 大气污染及其影响因素
6.3 温度层结与烟羽形状的关系
6.4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6.5 评价标准及相关规范
6.6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
6.7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
6.8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
6.9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
6.10 导则推荐模型简介
第六章 作业
第六章 测验
第七章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7.1 噪声特性及其评价量
7.2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评价范围及要求
7.3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4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第七章 测验
第七章 作业
第八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8.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概念及要求
8.2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8.3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第八章 作业
第八章 测验
第九章 环境风险评价
9.1 工作等级划分
9.2 工作内容和评价范围
9.3 风险调查与识别
9.4 风险事故情形分析
9.5 风险预测与评价
第九章 测验
第九章 作业
1、参考教材:
n 赵康 余爱华编著 《工程环境概论》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12年第1版
n 陆书玉,《环境影响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2、参考文献:
n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系列教材,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编,中国环境出版社,2019年1月
n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则》,HJ2.1-2016;
n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
n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
n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n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
n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
n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
3、网络资源:
n https://www.china-eia.com/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网
n https://www.mee.gov.cn/ 生态环境部网站
n https://kjs.mee.gov.cn/hjbhbz/ 环评相关标准、导则、规范
Q : 本课程学习与环评工程师考试的关系?
A : 本课程以最新的各类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标准、导则、规范和科研成果为技术支撑,系统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依据及其程序,重点论述了建设项目地表水、大气、噪声、固体废物和生态环境的现状评价、影响预测、环境风险评价方法,授课内容和练习题目尽可能与环评工程师考试挂钩,侧重于对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可以为同学们未来参加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打下坚实基础。
Q : 本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A :综合性: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学科多、领域广。
时效性:随着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入和重视,国家的环境法律、法规、标准等在不断地完善、加强和发展。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应紧跟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动态,及时补充教学内容,让课程与时俱进 。
实践性: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学科。
Q : 本课程采用何种教学模式?
A : 采用“课前预习(在线)+课堂研习(教学研讨结合)+课后复习(在线)”的混合型教学方式。教师在上课前完成课前准备,学生利用在线课程完成课前预习。课堂部分内容采用研习模式,组织分组汇报、评价点拨、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