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述

符号是用来表达、传送、解释意义的,任何意义必须靠符号才能表达,不用符号表达不了任何意义。符号的定义,就是被认为携带者意义的某种感知。
符号学就是意义学,是研究意义活动的学问。人的社会生活与个人生活,都浸泡在符号的意义活动中,任何时候,当我们不追求意义时,我们的意识就停止了,因此,我们哪怕睡觉做梦,都在通过符号追求意义。
符号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平常。本慕课通过一连串小故事,说说符号学解决一些什么问题。这些故事大多取自我们熟悉的经典,例如《三国》《红楼》,取自中学里都读过的鲁迅、金庸作品,取自我们用来消遣的电影电视剧,也取自目前在中国社会发生的事件,尤其是在网络上引起过轰动的事。只不过我们平时可能没有注意,这些有趣的事情中贯穿着符号学的道理。
本慕课对象是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也希望能够让对符号学了解不多的知识者读到。尽可能不谈理论,避免令人皱眉的术语,只用最简单的语言,说一些我们耳闻面遇的事,从中提出一些或许值得想一下的道理。


证书要求

本课程总分100分。


授课大纲

第一章 符号的基本品质

1.1 符号的基本品质

第一章章节测试

1.3.符号形式是意义存在的方式

1.2 符号的基本品质-零符号

第二章 符号的解释

第二章章节测试

2.2 符号意义的解释(二)

2.3 没有人发送符号?创造一个

2.1 符号意义的解释(一)

第三章 像似性

3.1像生像,像怕像,像是像

3.3 像似性与通感与艺术的出位之思2

3.2 像似的理据性

第三章章节测试

第四章 指示性

4.1手指的意义

4.2 名字的指示意义

4.4 指示符号的形成与排列

第四章章节测试

4.3 家的指示符号和名牌的指示符号

第五章 符号修辞

5.3 符号反讽

5.1 符号比喻

5.2 符号象征

第五章章节测试

第六章 文本

6.1 文本的聚合与组合

6.3 文本内真实

6.2 文本的表意

第六章章节测试

第七章 伴随文本

7.1 副文本

7.2 链文本

7.3 前文本

第七章章节测试

第八章 标出性

8.2 标出性的变化

8.1 什么是标出性

第八章章节测试

第九章 元语言

9.3 解释漩涡

9.2 元语言层次与同层次元语言冲突_x264

9.1元语言与语境

第九章章节测试

第十章 框架

10.2 文本框架

10.1 框架

10.3 文本的自我生成

第十章章节测试

第十一章 观众参与

11.1 舍得性命,才入得戏

11.3 范仲淹的体裁表演

11.2 球迷对谁忠诚?

第十一章章节测试

第十二章 真假?

12.3 体裁的虚与实

12.1 意义真假

12.2 诚意问题

第十二章章节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