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述

数据库及其相关技术是计算机应用中一个非常活跃、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领域。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资源急剧膨胀,如何解决数据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技术问题,并利用计算机对这些数据资源进行科学地组织、存储、检索、维护和共享,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团队由4位一线教师组成,分别是陈志泊教授,崔晓晖老师,韩慧老师和付红萍老师,几位老师将先后带领同学们学习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理论和关系数据库系统、SQL语言、数据库安全保护、数据库设计等内容。同学们,这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实用性非常强的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核心骨干课。请加入我们,一起玩转数据,为今后开展数据管理及系统开发等相关工作奠定基础,也为今后学习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处理等课程做好准备。

证书要求

总分的组成:课堂讨论占10%;单元测试占20%;单元作业占10%;考试占60%。


证书要求:

-60分至80分(不含80)将授予合格证书。

-80(包含80)分以上至100分将授予优秀证书。


平台通知:为了保障证书权威性,平台不再支持免费电子证书,只提供认证证书。如有必要,老师可以通过公告或其他方式告知需要证书的同学。


预备知识

对于社会从业人员、感兴趣的同学、继续教育同学、选修在线视频课的同学:

-只需具备基础的计算机知识。


对于选修《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同学:

-理解离散数学中笛卡尔积、关系、集合基本运算等内容。

-了解数据结构中线性结构和树妆数据结构。

-了解操作系统等系统软件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地位。



授课大纲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

★优先阅读:教学任务-混合式教学、线上教学

第1讲 数据库课程概述及数据库相关概念

第2讲 数据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第3讲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第4讲 数据库系统的内部体系结构与外部体系结构

第5讲 三个世界及其有关概念

第6讲 数据模型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 单元测试

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

★优先阅读:教学任务-混合式教学、线上教学

第1讲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及其形式化定义

第2讲 关系的码和关系的完整性

第3讲 关系代数

第4讲 关系演算

补充阅读:预备知识及前序相关知识

第二章单元作业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单元测试

第三章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优先阅读:教学任务-混合式教学、线上教学

实验教学

第1讲 SQL概述

第2讲 数据库的结构、创建和使用

第3讲 数据类型

补充阅读:辅助实验教程等材料

第4讲 数据表的创建和使用

第5讲 单关系(表)的数据查询

第6讲 多关系(表)的数据查询

第7讲 子查询

第8讲 其他类型查询

第9讲 数据表中数据的操纵

第10讲 视图

第11讲 创建与使用索引

第三章单元测验

第三章单元作业

第四章关系数据库理论

★优先阅读:教学任务-混合式教学、线上教学

第1讲 规范化问题的提出

第2讲 函数依赖

第3讲 关系模式的分解

第4讲 关系模式的范式

第5讲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第四章单元测验

第四章单元作业

第五章 数据库安全保护

实验教学

第1讲 数据库的安全性

第2讲 完整性控制

第3讲 并发性控制与封锁

第4讲 数据库的恢复

★优先阅读:教学任务-混合式教学、线上教学

单元测试

第五章作业

第六章 数据库设计

★优先阅读:教学任务-混合式教学、线上教学

第1讲 数据库设计概述

第2讲 系统需求分析

第3讲 概念结构设计

第4讲 逻辑结构设计

第5讲 物理结构设计

第6讲 数据库实施与维护

单元测验

单元作业

第一章和第二章测试讲解和复习内容

第一章复习资料

第一章测试讲解

第二章复习材料

第二章测试讲解

第七章 SQL Server 2012高级应用

★优先阅读:教学任务-混合式教学、线上教学

第1讲 Transact-SQL程序设计

第2讲 存储过程

第3讲 触发器

第4讲 备份和还原

单元测验

第三章和第四章测试讲解和复习内容

第三章测试讲解

第四章复习资料

第三章复习资料

第四章测试讲解

第五章和第六章测试讲解和复习内容

第五章复习资料

第六章复习资料

第六章测试讲解

第五章测试讲解

第七章测试讲解和作业答案

作业参考答案

第七章测试讲解

第七章复习资料

参考资料

本课程配套教材为人民邮件出版社出版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四版)。书籍官方网站:https://www.ryjiaoyu.com/book/details/8217。


教材为本门课程授课教师联合编写,内容不仅涉及视频教学的完整知识点,还有诸多方便同学线下学习的习题、实验等内容。


在第四版教材中,我们还加入了诸多视频讲解的二维码,同学可扫描书上的二维码,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提供全书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和查询题的答案。


提供教材相关的SQL Server实例,方便直接上手学习。


本教材曾经获得“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如果同学们希望更加全面、系统的掌握本次课程内容,可线下购买该书籍。



常见问题

Q :  和上一次发布的课程相比,本次课程主要有哪些变化?

A :  针对同学评价中提及的形式单一等问题,授课教师开展了操作录屏、实验补充和材料补充等工作。首先,授课教师重新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梳理,对所有具有步骤性操作的内容或者对照操作较强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录制,其中第三章录制完成了操作视频13部,第五章完成了操作视频4部,第七章完成了操作视频7部,共24个补充录制的操作视频。方便同学按照视频操作,学通、弄懂、会用数据库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同时,结合课程内容,形成学生自主实验报告,方便同学结合理论学习内容,进行相关实验操作,结合实验内容,提供参考资料。此外,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第二章和第四章奖补充大量材料和部分题目讲解,方便同学更好的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理论和规范化知识,为考研和从事数据库相关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Q :  我对数据库的相关知识十分感兴趣,是否要全部学完课程内容才能掌握所需知识?

A :  和以往课堂教学相比,在线课程往往以知识点形式呈现知识。为确保本课程服务的混合式教学工作可以与学校课堂内容对接,我们提供了相对全面的数据库原理和应用的知识。在实际学习中,同学可根据自身提点,有选择性的观看课程内容和实际操作视频,以便更加精准、高效的利用碎片化时间掌握所需内容。同时,大部分同学可能不了解不同学习目标定位对知识点的需求,为此,授课教师专门针对不同学习者的目标,梳理了知识脉络图,同学可根据知识脉络图选择相关知识点进行按需学习。对于其他内容,在学有余力或者其他时间也可以复习和补充,以充分发布在线课程的特点。

Q :  这门课程是否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背景?

A :  这门课程既是计算机专业的骨干课程,也是相关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同时,也可以作为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数据分析、软件项目管理、人工智能等领域工作的先修课程。课程在设置之初,就考虑到选课学生的专业背景,同时考虑到各类工作对数据应用的需求,所以课程既提供了必要的原理、概念、模型,帮助学生建立数据管理思维,另一方面提供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应用设计、数据库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内容。

Q :  这门课程使用哪个数据库管理系统?

A :  本课程推荐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为SQL Server。SQL Server属于实际开发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特别是在诸多企业级、复杂级应用中,都使用了SQL Server。虽然课程使用SQL Server作为主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但所教授的关于数据库的创建、修改、删除以及数据表的创建、修改、删除和查询等方面的SQL语句均为标准SQL,在Oracle、MySQL等流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同样可以使用。此外,课程教授的SQL Server相关概念在流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也同样具备。日后,即使开发项目所使用的不是SQL Server数据库,学生仍然可以通过本次课程内容,快速掌握如何操作项目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Q :  如果我的操作系统是Linux,不是Windows操作系统,该如何安装SQL Server?

A :  本课程建议学生通过虚拟机的方式安装SQL Server。关于虚拟机安装SQL Server的教程,我们会在课程中提供,便于同学在任何环境中安装和使用SQL Server。

Q :  这门课程对从业人员是否有帮助?是否涉及到实践开发中的SQL语句、数据库编程、数据库设计等内容?

A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课程,本课程涵盖了数据库经典教学中概念和原理,同时,也系统的讲解了SQL标准语句、数据库的存储过程编程以及数据库E-R图的设计方法,对开展实践、从事与数据库相关开发工作的从业人员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Q :  数据库原理是否很抽象呢?学习门槛是否很高?

A :  和计算机类的其他课程相比,数据库是一门门槛较低的核心课程,在很多非计算机专业也是核心课程。数据库原理是提升实践能力以及数据库设计水平的重要基础。为了降低数据库抽象内容的上手难度,在本次学习中,我们将会提供一些必要的辅助材料。帮助同学理解抽象的数据库原理,将抽象的原理转换为易懂的知识,进而提升同学学习效果。

Q :  部分同学评价课程内容比较困难,老师也是照着ppt读,缺少互动,是否会影响我们学习?

A :  我们很感谢同学对本课程以往开课过程中问题所提出的评价和建议。面对每一份评价,授课教师都在认真总结,并长期改进和完善课程内容,一方面,我们修改了原有课程中的内容,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我们开展混合式教学,真正让课程内容动起来,并且活起来,老师的交流也会更加频繁。此外,为了弥补传统理论教学和ppt教学在互动方面的不足,我们提供了多种配套的实践学习内容,如录屏幕、实验等,同时,也借助教材平台,提供大量辅助练习和材料。感谢同学的关注,我们将会持续改进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