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对外汉语教学方向)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分为汉字和词汇两个部分,汉字部分将讲授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演变的基本理论;汉字独特的表意特性和字形的表意理据,汉语字词的独特对应关系;汉字与远古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介绍第一部成熟系统的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的体例及使用方法。词汇部分将介绍汉语词汇的基础理论;阐释语素、词、短语等语言单位与汉字的关系;说明汉语词汇的构成与发展演化规律,剖析汉语词义的构成与相互关系等。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打下汉语词汇与文字方面的理论基础,加深并拓展现代汉语词汇文字的基础知识,构建有关汉语词汇文字系统知识结构,了解相关问题的分析方法,促进学生对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词汇文字研究成果的了解,提高学生对有关文字词汇问题的分析能力,研究兴趣及解决实际教学中的有关文字词汇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特点是打通古今、打通词汇与文字,根据汉语本体的基本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及其需要,科学地分析汉语词汇与汉字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特殊关系,在突出理论系统的同时,顾及到实践应用。
本课程能够有效地帮助学习者掌握汉语本体知识以及其教学方法。学习这门课,也有利于那些已经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学习者们得到理论上的提高。
单元作业占20%,单元测验占20%,课程讨论占30%,课程作业占30%。
60分至85分为合格、
85分以上至100分为优秀。
为了对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过程更加严谨负责,保证平台证书权威性,从2019年9月份开始,中国大学MOOC将不再发放免费证书,原有认证证书的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基础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知识
绪论
汉语与汉字
单元测验1——绪论
第一章 汉字的起源与特点
汉字的起源与特点
单元测验2——汉字的起源与特点
朱德熙先生说:“汉字最大的特点在于超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你认同吗?请举例说明理由。
汉字记录语言是非单一性的,如何理解?
第二章 汉字的表意理据
汉字的表意理据
单元测验3——汉字的表意理据
在汉字教学中如何区分形近字?
用具体实例说明六书理论的作用
第三章 汉字是汉民族社会生活的全息反映
第一节 近取诸身
第二节 远取诸物
第三节 深及诸理
单元测验4——近取诸身
单元测验5——远取诸物
单元测验6——深及诸理
分别举例说明“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深及诸理”的汉字造字理念
第四章 传统汉字学及《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简介
《说文解字》的编排体例
如何阅读《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解词的角度
单元测验7——传统文字学及说文
如何理解“夫文,止戈为武”类对汉字的说解?从汉字造字理据的角度看有何补充?
举例说明《说文解字》的训释角度和训释方式
第五章 现代汉字学
现代汉字及汉字形体的演变
汉字的整理与简化
单元测验8——现代汉字学
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体现了什么规律?
如何看待汉字的简化问题?
词汇部分第一章 为什么要学习汉语词汇
为什么要学习词汇
单元测验9
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词汇时会产生很多偏误,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二章 什么是词汇
汉语词汇包括什么
单元测验10
如何看待基本词汇的稳固性
第三章 什么是词
词的界定
词与相关单位
单元测验11
请说明词与语素的关系。
第四章 汉语词有哪些特点
汉语词有哪些特点
单元测验12
举例说明单音节词、双音节词与单纯词、合成词有什么关系。
第五章 如何分析汉语词的意义
词的理性义与感性义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词的语言义与言语义
古今词义是如何继承与发展的
单元测验13
举例说明多义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第六章 词与词有联系吗
语音上的联系
词形上的联系
意义上的联系
易混淆词
单元测验14
词与词之间的联系会导致外国学生产生词语偏误吗?请举例说明。
结语
结语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北京出版社
王宁《汉字构形学导论》商务印书馆
万献初《〈说文〉字系与上古社会》新世界出版社
万献初《〈说文〉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中华书局
林沄《古文字学简论》中华书局
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大出版社
黄德宽《古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
邹晓丽《基础汉字形义释源》北京出版社
臧克和《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湖北人民出版社
谢栋元《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
苏宝荣《说文解字助读》陕西人民出版社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
董希谦等《许慎与说文解字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
符淮青《词义的分析与描写》语文出版社
葛本仪主编《汉语词汇学》山东大学出版社
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
曹炜《现代汉语词义学》学林出版社
高燕《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万艺玲《汉语词汇教学》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周荐、杨世铁《汉语词汇研究百年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