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述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观赏植物各类群的主要特征,掌握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重要科、属的识别要点,认识常见的观赏植物,并通过观察、解剖,掌握检索、鉴定植物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课程性质与定位: 《观赏植物分类学》是园林、风景园林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掌握检索、鉴定植物的基本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证书要求

课程满分100分,构成如下:

单元测验:30分

平时作业:10分

参与讨论:10分

期末考试:50分


预备知识

植物学基础知识


授课大纲

第一章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2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分类的方法和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掌握种的概念及主要分类单位学名的构成;掌握如何使用检索表鉴定植物。

教学内容:植物分类的方法;植物分类的单位;植物的命名;植物检索表;观赏植物人为分类。

 

第二章  植物分类的形态学知识(8时)

教学目标:掌握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外部形态术语的含义,为植物分类奠定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根与茎的外外部形态;叶的外部形态;花的形态及花序类型;果实和种子的结构与类型。

 

第三章  蕨类植物(3学时)

教学目标:掌握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种子植物的主要区别;认识常见的蕨类植物。

教学内容:蕨类植物的一般特征;蕨类植物生活史;蕨类植物的分类。

 

第四章  裸子植物(7)

教学目标:掌握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掌握苏铁科、银杏科、松科、杉科、柏科的主要特征,识别常见裸子植物。

教学内容: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裸子植物的生活史;裸子植物的分类。

 

第五章  被子植物(34时)

教学目标:掌握木兰科、桑科、山茶科、锦葵科、杨柳科、十字花科、杜鹃花科、蔷薇科、含羞草科、云实科、蝶形花科、大戟科、槭树科、唇形科、木犀科、夹竹桃、忍冬科、菊科、棕榈科、禾本科、百合科、石蒜科、兰科等科主要特征,识别常见观赏植物。

教学内容: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被子植物分类系统;被子植物分类:木兰纲、百合纲(约50个科)。

参考资料

教材:《观赏植物学》,李先源、智丽主编

参考书:《种子植物分类学》,汪劲武主编

图片网站:中国自然标本馆:www.chf.ac.cn;中国花卉图片网:https://www.fpcn.net/index.html


常见问题

植物分类学术语众多,科、属、种的特征较难掌握,只要多观察实物,培养学习兴趣,逐渐积累,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