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人是如何学习的
第1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3月05日 ~ 2025年05月31日
学时安排: 3~6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6周,共13周 已有 463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348)
spContent=学习是个体与人类发展的重要条件与基本途径,米南德说,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本课程带您系统掌握学习的原理、方法、工具与策略,学会运用学习规律有效学习,做幸福的学习者!课程可以帮助在职教师和师范生及时掌握学习领域的前沿理论与工具,创新教学!帮助家长指导孩子科学学习! ———— 本课程是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广东省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广东省疫情期间在线教学优秀案例课程。课程已有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包括各级教学名师和各学段家长、教育机构工作者和管理者8万多学员选学,广受好评。省市教学名师、校长、本科生、研究生、各类教育工作者、各行业管理者和工作者等众多明星学员的精彩分享请关注课程微信公众号“第一题思维训练”查阅。 本期课程特别新增了“如何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AI)高效学习”,包括如何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规划学习、创建学习智能体、撰写课程作业、论文以及制作PPT和视频等人机协同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学习是个体与人类发展的重要条件与基本途径,米南德说,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本课程带您系统掌握学习的原理、方法、工具与策略,学会运用学习规律有效学习,做幸福的学习者!课程可以帮助在职教师和师范生及时掌握学习领域的前沿理论与工具,创新教学!帮助家长指导孩子科学学习! ———— 本课程是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广东省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广东省疫情期间在线教学优秀案例课程。课程已有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包括各级教学名师和各学段家长、教育机构工作者和管理者8万多学员选学,广受好评。省市教学名师、校长、本科生、研究生、各类教育工作者、各行业管理者和工作者等众多明星学员的精彩分享请关注课程微信公众号“第一题思维训练”查阅。 本期课程特别新增了“如何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AI)高效学习”,包括如何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规划学习、创建学习智能体、撰写课程作业、论文以及制作PPT和视频等人机协同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课程从学习中厌学、学习压力、学习挫折、学习风格等问题剖析与应对着手,逐步带领学员系统掌握学习的本质与规律,深刻理解学习的内在机理、变化机制与影响因素;使学员能够在运用学习原理与规律解决学习问题,探索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掌握运用思维导图等多种思维工具高效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从根本上系统提升学习力。

  本课程可用于个人训练和提升学习力、用于辅导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于各级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用于家长掌握如何科学辅导孩子,使人们能够恰当运用学习规律,高效学习与教学,成为会学习的幸福学习者!

  学习活动:案例观摩、协作讨论、实践探究、作品分享、总结反思。

  课程中运用思维工具提升学习力的章节,可以参考本课程团队编著,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思维导图:如何学 如何用 如何教》立体化教材进一步深入学习。

本课程进度安排:课程教学周数共8周,第1周是熟悉MOOC平台的学习准备周;第2至6周为学习本质与规律、工具与策略的学习实践周,7-8周为复习和作业及测试周。

8周以外课程的其他开放时间,是为了方便学员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学习进度而设的开放学习周。

课程包含的学习本质、认知过程、学习动机、学习理论、学习策略、认知发展等学习模块,是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必考内容,课程中的“如何与压力做朋友”、“如何在20小时内掌握一项新技能”、“一万小时定律是真的吗”等前沿内容,可以使人们及时了解学习科学研究的前沿成果,更加科学高效地学习。

本期课程特别新增了“如何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学高效学习”的模块,包括如何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规划学习、创建学习智能体、撰写课程作业、论文以及制作PPT和视频等人机协同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欢迎扫码关注课程微信公众号:第一题思维训练。了解新动态,学习精彩内容,观摩优秀作品。

    

授课目标

    本课程目标是帮助学员系统掌握学习的本质与规律,深刻理解影响学原理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他们其之间的关系,遵循学习的科学原理与本质规律开展学习活动。具体有四点目标:

 1.让每位学员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与规律,掌握高效学习工具与策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策略,提升学习力。

 2.让教师和培训师能够根据教学对象和学习内容等要素的不同,主动构建能够发挥学习者主体性、激发创造性、开发人的潜力、促进人与人交流合作的新型学习模式,能够帮助学习者高效学习,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

  3.帮助要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参加教师招聘的学员能够顺利考取教师资格证,获得教师职位。

 4.让家长科学地指导孩子学习。

 注: 本课程内容涵盖了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中的主要内容,例如认知过程、学习理论、学习迁移等主要考试模块内容,因此,本课程适合准备考取国家教师资格的学友备考,能帮您轻松掌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相关内容。

课程大纲

课程准备篇

活动0.1 课程适合我吗?

活动0.2 我做好准备了吗?

活动 0.3 有哪些学习支持与服务?

活动0.4 我的在线学习力怎么样?

第一讲 学习之疑——释疑寻根

1.0 本周导学

1.1 厌学了怎么办?

1.2 学习敏感期与成人学习无关吗?

1.3 模仿学习怎样更有效?

1.4 学习风格真是无稽之谈吗?

1.5 学习偏科了怎么办?

1.6 促进学习的思维工具有哪些?

1.7 【本讲小结】 分析自己学习存在的问题,分享所学所想

第二讲 学习的本质——刨根究底

2.0 本周导学

2.1 何谓学习?

2.2 学习与大脑是怎样的关系?

2.3 学习涉及的心理活动1: 感觉与知觉

2.4 学习涉及的心理活动2:注意

2.5 学习涉及的心理活动3:记忆

2.6 学习涉及的心理活动4:思维

2.7 学习涉及的心理活动5:想象

2.8 【本讲小结:个人说】 一起研讨你的所学、所思与所感

第二讲 单元测验

第三讲 学习原理——洞悉规律

3.0 本周导学

3.1 案例观摩:典型场景的学习

3.2 学习理论为何有多个流派

3.3 主要流派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3.4 主要流派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3.5 主要流派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6 主要流派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7 主要流派5: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3.8 【一起做】 用学习理论解决问题

3.9【本讲小结】 分享你本周学习的体验与成果

第三讲 单元测验

第四讲 什么在影响学习——探因提效

4.0 本周导学

4.1 影响学习的因素有哪些

4.2 学习动机

4.3 兴趣与意志

4.4 情绪

4.5 怎样调节学习压力

4.6 如何应对挫折

4.7 技术如何影响学习

4.8 【反思与总结】 一起谈自己的学习能力、本讲收获

第五讲 优化学习——工具与策略

5.0 本周导学

5.1 自己是怎样学习的(学习策略1:元认知策略)

5.2 专家是怎样学习的

5.3 如何用思维工具促进学习

5.4 如何用思维导图促进学习

5.5 学习策略2:复述策略

5.6 学习策略3:精细加工策略

5.7 学习策略4:组织策略

5.8 学习策略5:资源管理策略

5.9 优化自主学习,提升学习力

5.10 本课程学习总结与收获

第五讲 单元作业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本课程适合所有对学习感兴趣,想了解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如何提高学习效果的人,特别是要帮助学生学习的各级各类教师、师范生以及想科学高效学习的朋友,只要您有了解学习本质与规律,有想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愿望,就能加入我们的课程学习。


    本课程学习根植于实践,希望您将课程学习与改善自己的学习与工作质量相结合,遵循学习原理与规律,改进自己的学习、工作与教学实效,期望给您带来新的学习体验和高质量成果。

参考资料


 1[新西兰]]约翰·哈蒂(John Hattie) ;金莺莲、洪超、裴新宁译.可见的学习: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教师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2015

2.安德斯·艾利克森,罗伯特·普尔.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3.约翰·D.布兰思福特, ·L.布朗, 罗德尼·R.科金. 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与学校[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4.格雷厄姆·布朗-马丁等著,徐晓红译,重新想象学习:互联社会的学习变革[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

5.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指导用书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 安德烈·焦尔当. 学习的本质[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7. 周加仙编著,教育神经科学的使命与未来[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6.

8.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Edited by R. Keith Sawy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编.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指导用书: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编.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指导用书:教育学考试大纲 (适用于中学教师资格申请者)[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1.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四版) [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12.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编写组.基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13.杜玉霞,贺卫国,杜文棐. 思维导图:如何学 如何用 如何教[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14.克努兹·伊列雷斯, 孙玫璐. 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

15.大卫·苏泽著,方彤、黄欢、王东杰译,教育与脑神经科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特别说明:

为了教学需要,本课程部分内容参考借鉴了网络资料。如果不慎影响到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课程组446716708@qq.com联系。


欢迎选修更多精彩课程: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类MOOC专题网站:https://tmooc.icourses.cn

 欢迎关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类MOOC公众号:教师慕课。


常见问题

问题1:需要具备什么基础才能学好该课程?

答:有一定知识基础,对学习有兴趣,想了解学习发生过程与原理,想从根本上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与学习策略的人,愿意每周抽出4~6小时,坚持学习和讨论的朋友,都能学好本课程。

问题2:谁会进行本门课程的教学?

答:本课程由来自985高校、211高校等五所高校的六位教师联袂设计开发,广州大学杜玉霞、广东财经大学贺卫国、广州大学杨琳、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谢运佳、兰州大学崔向平、江南大学马志强,六位老师多年来一直在从事认知科学与教育技术等领域的相关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与教学经验丰富。课程负责人主持的在线课程受到二十多万学员好评,课程团队也在与学员共同研习中形成了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好。

爱课程
6 位授课老师
杜玉霞

杜玉霞

教授、博士

贺卫国

贺卫国

副教授、博士

杨琳

杨琳

高级实验师、博士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244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70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