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雷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全面反映最重要的水中兵器—鱼雷的基本组成、基本原理及鱼雷方面最新科研成果的水中兵器类专业的基础课。该课程是在原苏联专家讲座的基础上,于1958年由西北工业大学鱼雷教研室的等老一辈教师创建的,当时课程名称为《鱼雷构造原理》,主要针对原苏联的几型鱼雷的构造与原理进行解剖,1976年该课程改名为《鱼雷原理与结构》,1983年又改为《鱼雷概论》,1993年课程更名为《鱼雷技术基础》至今,期间该课程一直是西工大航海学院鱼雷相关专业的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经过四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多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目前本课程删去了相当多的陈旧内容,补充了国内外大量新型鱼雷的原理与结构,使其内容充分反映了当代鱼雷发展的水平及方向;也保留了许多早期发展的但目前还在使用的结构,这些结构大都是比较经典成熟的机械结构。
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上的重大改革是不再按照某些鱼雷解剖结构进行课程组织,而是遵循鱼雷的一般组成系统对各部分的原理与结构进行系统介绍,主要内容包括鱼雷组成系统概述、鱼雷流体力学与运动方程、战斗部、鱼雷导航与控制系统、鱼雷自导系统、鱼雷热动力装置、鱼雷电动力装置、鱼雷推进器、操雷系统与试验技术、鱼雷发射装置、反鱼雷技术、鱼雷总体技术等,涵盖了鱼雷专业的方方面面。除了讲述鱼雷系统的基本原理外,对典型装置较详细地讲述了其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并附有大量的结构图、原理图以及思考题、练习题。
本课程除了沿袭以往采用文字教材进行课堂讲授外,还配有相应的电子教案与网络教材,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进行授课。这些电子教案与网络教材将为教师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扩大讲课信息量,极大地提高上课效率;同时为爱好武器知识、国防知识的学生提供了多媒体的可视化材料。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该电子版课程的研制成功将大大促进兵器类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将有力地促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鱼雷技术基础”课程经过了徐德民教授、石秀华教授、宋保维教授等几代主讲教师的艰苦努力和勤奋实践,目前已成为国家一级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西北工业大学重点培育的三航(航空、航天、航海)特色突出的兵器类专业基础课之一,同时还是许多鱼雷专业厂、所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专业技术骨干时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教育部“十五”国家级规划文字教材《水中兵器概论——鱼雷分册》(石秀华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和教育部“十五”国家级规划电子教材《鱼雷技术基础》(宋保维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通过网上资料了解鱼雷的基本组成与原理.
课程按照三部分进行考核:
1)根据课程的特点,在课程总成绩中,平时成绩占总分的20%;(注重课程和实验的参与过程,包括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实验情况等);
2)作业成绩点总分的20%;(注重作业完成的质量,主要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及格、不及格五档);
3)期末考试成绩占总分的60%。
[1] 石秀华. 水中兵器概论(鱼雷分册)(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2] 尹韶平,刘瑞生.鱼雷总体技术(《水中兵器技术》丛书).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3] 练永庆,王树宗. 鱼雷发射装置设计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4] 李留成. 鱼雷制造技术(《水中兵器技术》丛书).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5] 周德善. 鱼雷自导技术(《水中兵器技术》丛书).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6] 李建辰. 鱼雷定位技术(《水中兵器技术》丛书).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7] 陈春玉. 反鱼雷技术(《水中兵器技术》丛书).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8] 查志武. 鱼雷热动力技术(《水中兵器技术》丛书).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9] 李天森. 鱼雷操纵性(《水中兵器技术》丛书).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10] 沈哲. 鱼雷战斗部与引信技术(《水中兵器技术》丛书).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11] 孟庆玉. 鱼雷作战效能分析(《水中兵器技术》丛书).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12] 徐德民. 鱼雷自动控制系统.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13] 李志舜. 鱼雷自导信号与信息处理.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14] 严卫生. 鱼雷航行力学.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15] 肖京平. 水中兵器风洞试验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16] 刘伯胜.水声学原理.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0
[17] 杨士莪.水声传播原理.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
[18] 黄景泉.鱼雷流体力学.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
[19] 张宇文.鱼雷弹道与弹道设计.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20] 赵连峰.鱼雷活塞发动机原理.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
[21] 刘训谦.鱼雷推进剂及供应系统.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
[22] 马世杰.鱼雷热动力装置设计原理.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2
[23] 赵寅生.鱼雷涡轮机原理.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24] 徐宣志.鱼雷力学.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2
[25] 张宇文.鱼雷总体设计原理与方法.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26] 杨保生.鱼雷总体设计手册.西安:船船总公司第七O五研究所,1997
[27] 任克明,李万君.国外水中兵器.中船总船舶系统工程部,1994
[28] 祝思辰,李乃晋,郝拥军.世界鱼雷手册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 1996
[29] 蔡增业.海军军械装备概论.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30] 苑秉成.A244/S鱼雷文集. 海军装备技术部兵器部,1994
[31] 王泽山.火炸药科学技术.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32] 周听清.爆炸动力学及其应用. 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33] 李启虎. 声纳信号处理引论(第二版),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
[34] 袁信,郑谔.捷联式惯性导航原理.北京: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4
[35] 翁史烈.燃气轮机与蒸汽轮机.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36] 王铮,胡永强.固体火箭发动机. 北京:宇航出版社,1993
[37] 李钟明.稀土永磁电机.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38] 李发海.陈汤铭,郑逢时等,电机学(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39] 任克明,李万君、林贺新. 水中兵器与战争.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40] 朱松然. 蓄电池手册.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41] 姜来根. 21世纪海军舰船.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42] 张土根. 世界舰船电子战系统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3] 水中兵器.水中兵器编辑部,1990-2012 各期
[44] 鱼雷技术.鱼雷技术编辑部,1990-2012 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