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发生了重要变革,呼唤着教师全面提升教学设计能力和水平。为顺应时代潮流,本课程团队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基础上,锐意改革创新,重构内容体系,助力新型教师和教学设计人才的培养。
1.课程性质
华南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的教育技术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本课程由广东省教学名师谢幼如教授主持,在原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基础上转型升级,是一门积淀深厚、理念创新、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MOOC。
本课程是教育技术专业3门最核心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教师教育的必修课程。本课程可供小教、中教和职教的学生,从事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的在职教师以及企业培训相关人员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掌握教学设计能力、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
2.课程内容
本课程团队根据“互联网+”时代人才培养需求与教学设计理论发展现状,重构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内容包括“什么是教学设计”“如何进行前端分析”“智慧学习环境设计”“数字教学资源设计”“智慧课堂设计”“智慧学习评价设计”“教学设计创新与发展”,既涵盖了教学设计领域的基本原理与主要方法,也体现了教学设计理论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
3.课程特点
本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优化更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手段与方式,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推进课程持续建设与发展。2004年本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0年出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网络教学设计与评价》;2014年《网络教学设计与评价》获批为“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16年出版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教材大系、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配套教材《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2016年本课程获得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本课程具有积淀深厚、理念创新、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等特点。体现在:
(1)课程团队跨界协同
本课程组建了来自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企业领域等专家学者的课程建设团队,跨界融合,协同创新,聚力开展课程建设。
(2)课程内容重构创新
本课程是一个全新的课程,既涵盖教学设计领域的基本原理与主要方法,也囊括教学设计理论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充分体现基础性、系统性、适应性、先进性的有机结合。
(3)课程资源丰富实用
本课程团队根据“互联网+”时代新型教师与教学设计人才的培养需求,构建彰显课程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结构模型,指导课程资源的设计和开发,注重课程资源的递进生成,课程资源丰富、实用性强。
4.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能够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当前国内外信息化教学与教学设计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借助各种设计模式和操作表格,联系实际,开展实践,具有教学设计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转变教学理念,应用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流程和结构进行重组与再造,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5.学习导图
6.课程建设情况
1989年,在全国同类专业率先开设课程
1993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3年,全国“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
2004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2010年,出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013年,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首批在“爱课程”上线
2014年,获批“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016年,出版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配套教材
2016年,获得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
2020年,获得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 学习准备篇
活动0.1 课程适合我吗?
活动0.2 做好准备了吗?
模块一 什么是教学设计
活动1.1 教学设计的概念与内涵
活动1.2 教学设计的应用领域
活动1.3 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发展
活动1.4 教学设计案例展示
活动1.5 本周小结
模块二 如何进行前端分析
活动2.1 教学内容分析
活动2.2 教学目标分析
活动2.3 学习者特征分析
活动2.4 前端分析的工具与案例
模块三 智慧学习环境的设计
活动3.1 智慧学习环境的设计(上)
活动3.2 智慧学习环境的设计(下)
活动3.3 智慧学习环境的设计案例
《数字教学资源设计》专题导言
带你走进数字教学资源设计
模块四 微课的设计
活动4.1 什么是微课
活动4.2 微课的设计
活动4.3 微课的制作
活动4.4 微课设计与制作工具
活动4.5 微课的设计案例
特辑 | 疫情时期在线教学设计分析
项目实践一:数字教学资源设计
模块五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活动5.1 什么是多媒体课件
活动5.2 多媒体课件的类型
活动5.3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活动5.4 多媒体课件设计模板与案例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单元测试
模块六 虚拟仿真实训资源的设计
活动6.1 虚拟仿真实训资源概述
活动6.2 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设计
活动6.3 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设计案例
特辑 | 疫情时期在线教学案例分析
虚拟仿真实训资源的设计单元测试
模块七 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
特辑1:结合中国慕课大会学习慕课
特辑2:2.0时代背景
特辑3: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理念与秘笈
特辑4:在线开放课程在打造金课中的应用.
活动7.1 在线开放课程概述
活动7.2 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上)
活动7.3 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下)
活动7.4 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案例分析
活动7.5 在线开放课程设计案例
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单元测试
★ 《数字教学资源设计》专题小结
来谈谈你对数字教学资源的认识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专题导言
带你走进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模块八 优课的设计
活动8.1 什么是优课
活动8.2 优课的教学模式
活动8.3 优课的教学设计
活动8.4 “磨课”之“教师说课”
活动8.5 “磨课”之“磨教学设计理念”
活动8.6 “磨课”之“磨信息技术创新应用”
活动8.7 “磨课”之“磨教学过程”
活动8.8 优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案例分析
活动8.9 优课的设计案例
特辑:优课“四磨”
项目实践二: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优课的设计单元测试
模块九 翻转课堂的设计
活动9.1 翻转课堂及其特征
活动9.2 翻转课堂典型模式
活动9.3 翻转课堂的设计
活动9.4 翻转课堂的设计案例分析
活动9.5 翻转课堂的设计工具与活动
活动9.6 翻转课堂的设计案例
翻转课堂的设计单元测试
模块十 混合学习的设计
活动10.1 混合学习概述
活动10.2 混合学习的设计
活动10.3 典型混合学习模式
活动10.4 混合学习的设计案例
混合学习的设计单元测试
模块十一 企业培训的设计
活动11.1 企业培训的概述
活动11.2 企业培训的设计
活动11.3 企业培训的设计案例
企业培训的设计单元测试
★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专题小结
来谈谈你对教学设计的新认识
模块十二 面向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
活动12.1 大赛设计秘籍
活动12.2 优秀作品培育过程
活动12.3 教学设计五个关键点
活动12.4 高职组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灯光窗帘智能控制的实现
活动12.5 中职组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跃动乒乓,灵动艺匠
特辑 | 职教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创新
模块十三 智慧学习评价的设计
活动13.1 智慧学习评价及过程
活动13.2 典型的智慧学习评价设计
活动13.3 智慧学习评价的设计案例
模块十四 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发展
活动14.1 重视学习科学的研究和应用
活动14.2 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活动14.3 聚焦智慧学习与智慧课堂的设计
活动14.4 创新教学设计方法的研究
活动14.5 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发展
★ 本课程总结
来谈谈收获吧,思想碰撞大爆发
谢老师,我有话对您说
本课程可供小教、中教和职教的学生,从事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的在职教师以及企业培训相关人员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掌握教学设计能力、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学习者需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
1.《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谢幼如主编,柯清超、尹睿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网络教学设计与评价》,谢幼如、尹睿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教学系统设计》(修订版),何克抗、谢幼如、郑永柏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特别说明:本课程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在这里表示感谢!如您需要帮助,请和课程团队取得联系!
我是第一次学习慕课,有些紧张,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学好……
看到学习界面各种按钮和链接,不知道该点击哪里……
我的问题涉及一些个人的隐私,不太想在讨论区中公开发表……
你是否有被以上困难拦住学习前进的步伐?
现在,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因为,我们上线了新版支持服务中心!
您可以点击如下链接:https://support.idstudio.cc 访问「教学设计工作室支持服务中心」,获取支持!
Q:如果我频繁切换网页和APP参与考试,会不会有问题呢?
A: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了考试防作弊机制,频繁切换网页和APP参与考试,会被系统判定为作弊,并记为0分,请大家避免出现以上的操作哦。
Q:本课程有单元测试题目吗?
A:本课程有单元测试题目,您的成绩由单元测试、项目实践、讨论区发帖与期末测试的共同组成。
Q:我是教授教学设计的教师,是否可以采用这门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
A:当然可以!欢迎各位教师应用本门MOOC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利用MOOC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的模式的策略,若您实验成功,不要忘了推荐给其他的老师们,也记得和我们说一下哦~
Q:我看的本门课程内容详细,但时间却没有那么长,这是怎么回事?
A:哈哈,您观察能力真强!本门课程的所有模块不是完全按照每周一发的节奏,有时候会同时发布2-3个模块的内容,请您注意课程公告!
Q: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了,怎么办?
A: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取帮助:
①在课程讨论区中发布求助帖子,说不定和你一起学习的小伙伴就能够解决你的问题;
②讨论区中寻求教师或课程助教的帮助;
③利用教学设计工作室支持服务中心(https://support.idstudio.cc/)获取帮助。
Q:我该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A:首先,您需要有一个爱课程网或中国大学MOOC的账号(您需要特别注意:学习前请完善您在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网上注册帐号的邮箱信息,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只选用一种帐号<网易云课堂帐号/爱课程帐号>登陆学习)
其次,您需要有一定的上网条件,能够流畅的观看教学视频,完成课程活动,参与课程考试;
课程的重要信息一般都会通过公告形式发送,同时会抄送您的邮箱,请您及时查收!
Q:我是新手,能否给我一些学习建议?
A:没问题。
我们希望您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
保障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或多或少,完成当周课程的内容
积极参与课程讨论,与各位学习者煮酒论英雄
遵守互联网信息管理的有关规定,使用文明用语,与人和善交流
请勿上传与课程内容无关的内容,节约宝贵互联网资源
请勿发表非法违规信息,共同维护绿色网络空间
在引用课程相关资源时,请您先和我们联系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