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认证学习
翻转课堂与混合学习
第1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4月14日 ~ 2025年07月04日
学时安排: 3-5个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4周,共12周 已有 151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75)
spContent=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课程详情:

《翻转课堂与混合学习》是一门面向师范生和各级各类教师的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师范生和各级各类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能力,不管您是有意愿从事教师工作的,还是已经从事教育的在职教师,只要您想了解信息时代的教学方式,想掌握翻转课堂与混合学习的技能与方法,欢迎加入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之旅吧!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应对复杂的问题情境成为学校面临的挑战,翻转课堂和混合学习的教学模式因为能为学生提供更多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教育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教育并优化教学实践的机会。混合学习的概念提供了一个框架,将在线教育技术有针对性地融入面对面的传统课堂中。事实证明,若运用得当,混合学习会成为提高学生参与度,优化学习效果的有力措施。

1.  课程内容

本课程从技术应用课堂的角度出发,聚焦翻转课堂与混合学习的实施,构建了四个学习专题:“信息时代的学习”、“翻转课堂的设计”、“混合学习的设计”、“翻转课堂与混合学习的实施”。我们将不断探索,将教育科技融入传统课堂,优化教学效果。

 

2.  课程方法

   本课程由从事教育技术、高等教育教学与研究的教师以及中小学教学名师组建成一支跨界协同的教师团队,根据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在翻转课堂与混合学习的应用方式,采用以问题引导、任务驱动、案例分析、情境教学、同伴互助等多元方式开展教学,让学习者在参与、体验、反思中发展技术融合与教学的能力。

 

 

显示全部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能够了解翻转课堂和混合学习的基本概念、教学设计及评价方法,学习如何设计与实施翻转课堂,如何进行混合学习教学;同时本门课程还会有翻转课堂和混合学习相关的一线教师为大家进行经验分享;为在实施翻转课堂与混合学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杂症进行答疑解惑,且会有相应的课堂实录案例进行辅助说明。

课程大纲

第一讲 信息时代的方式变革

活动1.1 学习准备篇

活动1.2 信息时代方式变革

活动1.3 深度学习理念的提出

活动1.4 Web2.0技术的特点与典型应用

活动1.5 虚拟现实技术

活动1.6 智能空间与智能课堂

活动1.7 移动技术与移动学习

活动1.8 信息时代的学习模式案例

第一模块测验

第二讲 翻转课堂导论

活动2.1 什么是翻转课堂

活动2.2 为什么要翻转课堂

活动2.3 翻转课堂的基本类型

活动2.4 翻转课堂的基本流程

第二模块测验

第三讲 翻转课堂的准备技术和资源

活动3.1 常用微课制作方法之手机录屏

活动3.2 常用微课制作方法之录屏

活动3.3 中小学微课案例7个

活动3.4 管理和发布微课的方法

第四讲 翻转课堂实施

活动4.1 翻转课堂对微课质量的要求是什么?

活动4.2 微课和微视频的区别

活动4.3 翻转课堂就是微课+练习题吗?

活动4.4 学生看视频,教师就没什么事儿了吗?

活动4.5 老师课上不讲课了,学生上课做什么?

活动4.6 翻转课堂后,学生还要做作业吗?

活动4.7 翻转课堂对教师能力的要求是什么

活动4.8 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是什么?

第五讲 翻转课堂案例研习

活动5.1 翻转课堂国外案例研习

活动5.2 湛江爱周高级中学杨文老师经验分享

活动5.3 广东省实验中学曾斌老师经验分享

活动5.4 广州美华中学陈月华老师经验分享

活动5.5 翻转课堂课例

翻转课堂专题小结

第六讲 混合学习

活动6.1 什么是混合学习

活动6.2 混合学习的模式及选择

活动6.3 混合学习基本环节

活动6.4 混合学习媒体的选择

活动6.5 学生准备

活动6.6 学校准备之教师角色的转变

活动6.7 学校准备之学校文化的创设

活动6.8 学校准备之 准备技术团队

活动6.9 学校准备之混合学习空间的准备

活动6.10 学校准备之从实验开始

活动6.11 家长准备——争取家长的支持

第三模块测验

第七讲 混合学习案例研习

活动7.1 东莞市万江中学布瑞昌老师经验分享

活动7.2 深圳市外国语学校许书华老师经验分享

活动7.3 国外混合学习案例研习

活动 7.4 混合学习课例

第八讲 翻转课堂与混合学习的课堂活动组织

活动8.1 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活动8.2 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活动8.3 自主学习

活动8.4 小组协作学习

活动8.5 同伴教学

活动8.6 差异化教学

活动8.7 学习评价组织概述

活动8.8 量规法

活动8.9 学习分析技术

活动8.10 学生数据的分析与使用

第四模块测验

第九讲 翻转课堂与混合学习实施中常遇到的困难

活动9.1 万事开头难,翻转课堂和混合学习头几周怎么做?

活动9.2 学生回家不看微课或者不在网上学习怎么办?

活动9.3 学生回家没条件看微课或开展网上学习怎么办?

活动9.4 传统上课有秩序,混合学习课上一片混乱,这可怎么办?

活动9.5 公开课效果好,平时做起来难度太大,怎么解决?

活动9.6 教师做翻转课堂和混合学习不被同事理解和支持,怎么办?

活动9.7 翻转课堂和混合学习的效率相对太低啦,怎么破?

第十讲 顺利开展翻转课堂与混合学习的tips

活动10.1 APPs

活动10.2 资源库

活动10.3 软件focusky

活动10.4 AU人声处理

活动10.5 Easysketchpro

活动10.6 UMU学习互动平台

活动10.7 Xmind思维导图

活动10.8 希沃白板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1、陈娬,尹睿主编. 《现代教育技术》[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Salman Khan主编.《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3、胡小勇著.《设计好微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5、(美)迈克尔.霍恩(Michael B. Horn) 希瑟.斯泰克(Heather Staker )主编《混合式学习:用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本课程在编写的过程中还参考了一些研究论文、网络视频等,课程中的案例部分来源于这些资料,并对其进行适当改变,参考文献等均在课程文档中进行了引用说明。在此对所引用文献的作者、视频案例的提供者予以感谢。

特别说明:部分案例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科研,不作商业用途。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课程团队联系:1318086040@qq.com。



常见问题



Q1我不是教育工作者,这门课会不会很专业,只适合相关专业和领域的人?

A1请不要担心,我们的课程内容不仅面向师范生和各级各类教师,只要您愿意学习,想要了解翻转课堂与混合学习的相关知识,您都可以选修我们的课程!

Q2我对这门课程有兴趣,但我没有翻转课堂与混合学习的相关知识背景,可以选修吗?

A2您可以跟随我们的课程,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如果有可能的话,您也完全可以将知识融入学习和工作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为迎接信息时代做好充分的准备。相信对您必然会有所帮助!

Q3本课程有单元测试题目吗?

A3:本课程有单元测试题目,您的成绩由单元测试、项目实践、讨论区发帖与期末测试的共同组成。


Q4:我是教授相关课程的教师,是否可以采用这门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

A4:欢迎各位教师应用本门MOOC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利用MOOC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的模式的策略,若您实验成功,不要忘了推荐给其他的老师们,也记得和我们说一下哦。

Q5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了,应该如何联系课程团队?

A5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1)您可以在课程讨论区留言,我们将及时回复。

(2)您可以加入课程QQ群进行留言获得帮助,QQ群号:766521480

Q6我该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A6首先,您需要有一个爱课程网或中国大学MOOC的账号您需要特别注意:学习前请完善您在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网上注册帐号的邮箱信息,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只选用一种帐号<网易云课堂帐号/爱课程帐号>登陆学习

其次,您需要有一定的上网条件,能够流畅的观看教学视频,完成课程活动,参与课程考试;

 课程的重要信息一般都会通过公告形式发送,同时会发送您的邮箱,请您及时查收!

Q7:我是新手,能否给我一些学习建议?

A7:没问题。

     我们希望您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

     保障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或多或少,完成当周课程的内容

     积极参与课程讨论,与各位学习者煮酒论英雄

     遵守互联网信息管理的有关规定,使用文明用语,与人和善交流

     请勿上传与课程内容无关的内容,节约宝贵互联网资源

     请勿发表非法违规信息,共同维护绿色网络空间

     在引用课程相关资源时,请您先和我们联系取得同意


显示全部
华南师范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陈娬

陈娬

教授

推荐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

翁恺

893100人参加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ython)

车万翔

129467人参加

C语言程序设计——快速入门与提高

吕春利

92416人参加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ython)CAP

车万翔

134727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