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历史演进
《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原理》基于《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并且属于《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课的主要内容之一,已发展经历了24年教学历程。其中可以分为5个发展阶段:1、以风景园林学为基础,探索发展景观规划设计体系的初级阶段(1990-1999年);2、《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课程的创新与改革发展阶段(2000-2004年);3、多元化、稳定化、精品化课程体系建设与发展阶段(2005-2007年);4、精品课程建设的全面化、系统化、综合化提升阶段(2008-2010年);5、先后获得国家精品课程(2010)和国家精品共享课程(2013的)持续建设和更新阶段(2010-2014年)。本课程主讲人的专著性教材《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自以1999年出版(第一版)、2005(第二版)、2010(第三版)再版以来(2015第四版待发),迄今已发行5多万册,为本课程的传播奠定了先期基础。
课程性质
《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原理》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小尺度园林景观场地的分析与设计能力,掌握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普遍原理与个性特征。作为本专业的平台课程课程之一,面向风景园林学本科学生,既是一门专业理论课程,也与风景园林本科“园林设计”/“景观设计”等设计类课程相结合,共同形成风景园林专业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基础。历经多年教学探索,从最初的《园林设计》、《园林学》、《景观学概论》、《景观设计》等课程中逐步凝练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总体与专类相结合的复合教学体系。作为系内外结合的教学团队,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知识结构的教师通过围绕课程设计主线、多元复合形成稳定而互补的教学操作模式。
课程目标作用
本课程作为风景园林专业综合性入门与核心课程之一,在教学中强调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尤其是了解景观设计的目标、框架、步骤、内容、方法、技术以及相关的政策与法规。通过本课程学习,建立起风景园林比例尺度观,能够实现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与方法。
1.生态环境要素
1.1.1生态环境要素(环境生态因子;园林植物与温度、光照)
1.1.2生态环境要素(园林植物与水分、空气、土壤、地形)
1.2.1生态环境要素(生态因子分析)
1.2.2生态环境要素(案例分析)
生态环境要素单元作业
生态环境要素单元测验
2.园林植物要素
2.1园林植物要素(园林植物概念与特征)
2.2园林植物要素(植物――景观应用分类)
2.3园林植物要素(植物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园林植物要素测验
园林植物要素作业
3.场地规划设计
关于场地的概念
关于场地设计
场地设计新趋势
学生作业范例
3.场地规划设计单元测验
3.场地规划设计单元作业
4.公园
4.1公园(发展概况、类型、综合公园、社区公园)
4.2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
4.3公园(设计原则、内容、布局)
4,4公园(分区、建筑、绿化、游线)
4.公园单元测验
4.公园单元作业
5.居住区景观
5.1 居住区景观的基本知识(1)
5.2 居住区景观的基本知识(2)
5.3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拓展与反思
5.4 居住区景观的发展趋势
居住区景观单元测验
居住区景观作业
6.广场设计
6.1 广场设计
6.2 广场设计的历史和类型
6.3 广场设计
6.4 广场设计案例分析
广场设计测试题
广场设计作业
7.纪念性景观规划设计
7.1纪念性景观的含义、起源、发展和形式
7.2纪念性景观的物质、人文、自然要素
7.3纪念性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7.4纪念性景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纪念性景观规划设计单元测验
纪念性景观规划设计单元作业
8.各类园区规划设计
8.1 各类园区景观规划设计(上)
8.2 各类园区景观规划设计(下)
8.各类园区景观规划设计单元作业
8.各类园区景观规划设计单元测验
9.工程与施工
9.1 工程与施工基本概念和内容组成
9.2 工程与施工的建成效果
9.3 景观工程案例
9.4 世博园景观设计的重点
9 工程与施工 单元测试
9 工程与施工 作业
10.表现与交流
10.1 表现与交流的概念
10.2表现与交流的作用
10.3表现与交流的方式
10.4表现与交流的案例
10.表现与交流单元作业
10.表现与交流单元测验
1、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基本原理:了解与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
2、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基础:了解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与设计语言,基本制图与读图能力,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
3、生态基础知识:了解基础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的基础知识。
4、自然与文化基础知识:了解风景园林地理、气候、植被、水系等自然基础知识,以及历史、物质与非物质等文化知识。
5、相关基础知识:了解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农林水利等其他相关规划基础知识。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1. 凯文.林奇著 〔美〕,黄富厢等译. 总体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2. 刘滨谊著. 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ISBN 978-7-112-01183-4
3. 吴良镛著.人居环境导论[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4. 麦克哈格著(美),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
5. 刘滨谊著.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第一版),2005年(第二版),2010(第三版)
6. 刘滨谊等译. 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M]. 台湾:田园城市出版社,1996.刘滨谊主译. 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6,ISBN 7-5608-2640-7 (第二版)2016.
7. 刘滨谊等著. 自然原始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ISBN 978-7-810-50795-0
8. 刘滨谊等著. 人造生态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ISBN 978-7-810-50796-7
9. 刘滨谊等著. 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ISBN:978-7-810-50893-3
10. 刘滨谊等著. 历史文化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南京玄武湖[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ISBN 978-7-112-05571-5
11. 刘滨谊等著. 纪念性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ISBN 978-7-810-89430-2
12. 刘滨谊等著. 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ISBN 978-7-5641-0075-9
13. 刘颂,刘滨谊,温全平.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ISBN 978-7-112-12206-6
14. 刘滨谊等著. ECH旅游城市规划建设——伊宁探索[M]. X-COLOR国际出版,2014. ISBN 978-0-9803150-8-0
15. 刘滨谊等著. 人居环境研究方法论与应用[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ISBN 978-7-112-17873-5